撰稿 | 多客
來源 | 貝多財經
近年來,受疫情反復帶來的經濟下行壓力,收入減少生活難以保障成了社會一大難題。值此艱難時刻,一大批愛心企業出資出力,紛紛用實際行動詮釋企業的使命和擔當。口罩、防護服、礦泉水、食品、藥物、免費提供住宿、免費提供保險……
三年來,來自各行各業的關懷從不間斷。而作為社會經濟穩增長重要助力的消費金融公司,在其中又能發揮什么樣作用?作為消金行業排頭兵的招聯給出了一份漂亮答卷。
由招商銀行與中國聯通聯合創辦的招聯,作為兼具使命感與社會責任感的消費金融企業,持續多年為生活困難的奮斗者啟動“微光計劃”,先后以“照亮復工大軍”“照亮生活重建”“照亮復蘇路”“微光照亮奮斗者”為主題,累計發起多期活動,普惠近千萬奮斗者。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微光計劃”的普惠服務更輻射到了廣大鄉村地區,創新性的推出了“富饒計劃”。用普惠金融的微光,照亮奮斗者前行路。
相較于以往消金機構在金融紓困中常用“降息、提額、免息”等舉措,招聯采用了與用戶建立“情感連接”的升維打法,在降本增效的同時,更關注為用戶提供有溫度的暖心服務,不斷加強與用戶情感層面深度鏈接。
在招聯服務過的奮斗者里,有傾心公益經濟緊張的小城青年,有遭遇雙減一夜失業的年輕老師,有與丈夫并肩作戰的“全職太太”,還有身扛重擔卻屢次遭拒的殘障人士……
招聯一次次用實踐證實,精準的洞察用戶需求才能打造更人性、更卓越的用戶體驗。而良好的服務體驗,是堅守金融為民初心的應有之義。
微光成聚:讓金融普惠大眾
憑借強勁的金融科技能力和對客群的深度理解,招聯每次推出的活動都在不斷適應匹配不同社會背景下奮斗者的新需求。為加速復工復產、促消費擴內需、維持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提供了源動力,也完成了從“流量”到“留量”的全新升級。
2020年2月,“微光計劃”第一期行動正式在招聯金融APP上線。彼時新冠疫情的沖擊正呈爆發階段,部分抗風險能力較差的小微企業主和工薪一族,不僅遭遇經營與工作危機,甚至連家庭的日常開支都陷入困境。
招聯先后推出“3+9先息后本”“暖心提額”“應援降息”等五大舉措,并向所有用戶開放分期商城的“暖春復工”活動,提供價格更實惠的防疫用品,為疫情期間生活資金周轉困難的人群提供低息或免息的信貸服務,為復工護航。
消費金融是金融業中更“親周期”的細分行業,消費金融客群抗風險波動能力弱,由此使得“多借一點紓困、少還一點減壓、晚還一點周轉”,成為許多客戶的“短頻快”需求。
如何更及時了解客戶困難,快速響應客戶訴求,切實解決客戶問題,建立與客戶長久信任的關系,是消費金融行業的重要課題。
為助力疫后經濟復蘇,招聯再次推出“重建者定向支援”、“助力消費復蘇”、“攜手生活復蘇”等活動。針對抗疫企業員工、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等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的奮斗者,不僅提供高額度高通過率的專項貸款支持,還有隨享免息、暖心提額、低就補等多重福利;并跟隨政府消費券推出億元免息券大派送活動,全力“照亮復蘇路”。
自2020年以來,招聯“微光計劃”推出節奏均適應了不同經濟環境下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從“照亮復工路”到“照亮重建路”,再到“照亮復蘇路”,緊密貼合疫中“抗疫”“復工復產”、疫后“經濟復蘇”三個時期的不同任務和需求,為奮斗者的生活“排憂解難”,有效解決了千人千面,不同消費場景下用戶金融需求呈現多樣化、分散化、復雜化的難題。
隨著“微光計劃”的層層深入,招聯與用戶之間彼此的信任關系也越發緊密,普惠金融服務也煥發出新活力。2022年“微光計劃”迭代升級為“微光照亮奮斗者”,推出“月月享五折”活動,為奮斗者提供優惠30億本金,每月搶五折優惠券福利。并攜手股東中國聯通推出“富饒計劃”,聯動廣大用戶一起為鄉村振興貢獻一份力量。
截至2021年底,招聯累計發展注冊用戶超過1.5億人,疫情期間已累計向500萬信用良好的復工大軍提供提額、借款降息等多重優惠,總服務人數達2935萬人次。
科技賦能:讓信用不負期待
招聯總經理章楊清曾在《中國金融》雜志撰文指出,“招聯一直有個美好愿望,就是對過往信用良好、當下遇到困難的客戶,像好友一樣給予體諒和相助。”尤其是針對肩負家庭生計、助力基層就業的奮斗者客群,若無法及時“雪中送炭”,至少也要做到“雪后不撤炭”,讓客戶的困難得以緩解,并視困難程度酌情免除利息,當這些客戶走出困境之后,彼此的信任必將成為更忠誠的連接。
然而在面對千萬量級的龐大客群時,如何能更精準更及時的識別這些需求,不僅僅是招聯面臨的一大挑戰,也是整個消費金融行業共同的難題。
在一次次探索和實踐中,招聯也用實際行動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樸素的愿望要靠科技的力量來支撐,即需要不斷提升數智化金融服務能力。”
為滿足客戶“多借一點紓困、少還一點減壓、晚還一點周轉”的強烈需求,招聯2022年創新推出“三H”客戶服務體驗,通過數字化賦能,智能識別客戶困難和訴求,主動與客戶商量解決問題:通過智能AI交互,憑借良好信用享受更低利率,實現價格“惠”商量;通過補充信用證明材料等提高實時審批額度,實現額度“慧”商量;通過及時協商靈活還款時間或利息減免,實現還款“會”商量,精準緩解用戶燃眉之急,呵護彼此信用,減費讓利逐年提升,以實際行動助推構建“讓信用不負期待”的誠信社會。
“誰都有困難的時候,您一定能順利度過難關的。”朱潔(化名)正是“三H”服務的受益者之一。受疫情影響,當初滿懷創業熱血四處貸款、用心血打拼的輔導班驟然間遇到嚴重打擊,朱潔的資金鏈斷裂,作為使用招聯5年的老用戶,一直正常還款的消費貸款也即將出現逾期。朱潔通過APP端“三H”服務申請了延期還款并順利通過審核,沒有了逾期的擔憂,也讓朱潔重燃了生活希望。
歷經一年多迭代升級,“有事hui商量”模式取得顯著成效,已累計為數千萬名客戶降價、提額、減免利息,有效滿足客戶需求,并榮獲“2021年度深圳市金融創新獎”特色獎三等獎。
在筆者看來,這代表著深圳市政府、業界專家對招聯科技能力的認可,也是對其金融科技建設成果的肯定。多年來,招聯不斷夯實自身科技實力,以科技力量為業務穩健發展持續賦能。
走進鄉村:讓微光照亮遠方
既要服務好城市奮斗者,也不忘讓普惠服務走進鄉村。今年10月,招聯微光助農計劃全新升級為“富饒計劃”,用戶按要求參加活動滿足一定條件就有機會1分錢購買大米、蜂蜜、亞麻籽油等高品質有機農產品。
這些有機農產品均來自招聯股東中國聯通定點幫扶縣之一——黑龍江邊陲小城饒河縣,這也是招聯攜手中國聯通積極探索電商助農新模式的又一重要舉措。
鄉村產業振興背后離不開金融科技的支撐。招聯借助數字化科技,率先創立了純線上消費金融服務模式,為農村地區的用戶提供了更便捷、普惠的消費金融服務,有效彌合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提升了鄉村金融服務的便利性和精準性。
截至2022年9月,招聯累計服務鄉鎮用戶數超過2800萬人次,累計發放貸款規模超6900億元。在完善農村信用體系等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招聯還聯動中國聯通等多方資源共同深入探索電商助農新模式,助推鄉村經濟發展,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當前,消費金融行業逐步進入存量博弈時代,疫情防控也迎來最后階段。面向未來,消金企業想要長久可持續地發展,不單單是業績增長,更是駕馭不確定性,提前洞悉市場并適時而為,積極應變。
回顧過往,招聯始終秉持普惠的初衷,以獨特的“科技+金融”打法,為消費金融機構如何在保持自身業務穩健發展的同時,還能讓普惠金融微光照亮更多奮斗者提供了“招聯答案”。
長遠來看,消費金融的前景仍然十分廣闊,人民消費信貸水平持續上漲,行業分化和分流的趨勢更加明顯。在新的發展格局下,消費金融公司在尋求業務突破的同時,也應當主動踐行社會責任,彰顯企業擔當,實現自身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