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子不語集團有限公司(HK:02420,下稱“子不語”)在港交所披露發售公告,將于2022年10月31日-2022年11月4日招股,擬全球發售2925萬股,發行價格區間為每股發售股份7.86至9.42港元。
以此來看,子不語本次上市的募資總額約為2.30億港元至2.76億港元,募資凈額約為1.79億港元至2.19億港元。基于發售價區間計算,預計子不語上市時的總市值約為39.30億港元至47.10億港元。
貝多財經了解到,子不語在境內的主要經營主體為浙江子不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天眼查信息顯示,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2260萬元,是一家以從事批發業為主的企業,法定代表人為華丙如。
值得一提的是,子不語在上市前曾獲得多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寧波中耀、康煦投資、Aloe Tower。其中,寧波中耀于2018年斥資3900萬元參與對子不語的投資,折算每股成本為3.14港元。
而康煦投資、Aloe Tower則于2021年5月參與對子不語的投資,其中康煦投資出資2100萬美元,認購5萬股普通股及4.4萬股優先股,對應成本為每股普通股6.88港元、每股優先股8.60港元;Aloe Tower出資500萬美元,對應每股成本為8.60港元。
這意味著,子不語若按照發行區間下限定價,Aloe Tower的賬面則將出現一定的虧損(不考慮分紅等因素)。若按照發行區間的中位數8.64港元/股計算,則康煦投資、Aloe Tower尚有盈利的空間。
本次上市,子不語已與廣發基金、浙江伊芙麗和DW Singapore訂立基石投資協議,基石投資者合計認購合共2260萬美元可認購的相關數目的發售股份。其中,廣發基金、浙江伊芙麗和DW Singapore分別出資260萬美元、1000萬美元和1000萬美元參與認購。
據貝多財經了解,DW Singapore為端到端跨境供應鏈解決方案服務商De Well Holdings Limited(德威控股有限公司,簡稱“De Well”)的全資附屬公司,主要經營主體為德威國際貨運代理(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德威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等。
2022年4月,De Well曾在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材料,準備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但目前已經“失效”。IPO前,阿里巴巴旗下菜鳥物流持有De Well約29.5%的股份,創始人家族(楊時、程芳及楊弋)持股64.09%。
子不語在招股書中表示,鑒于De Well在跨境物流服務行業的資源將有助于該公司的未來業務發展,其已與De Well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以增強該公司的海外交付能力并降低供應鏈成本。
于業績記錄期間,子不語尚未與De Well或其任何附屬公司訂立任何交易。
子不語招股書顯示,子不語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收入分別為14.29億元、18.98億元和23.47億元,毛利分別為9.98億元、13.78億元和17.6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8110.9萬元、1.14億元和2.01億元。
2022年上半年,子不語的收入為12.78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11.01億元增長16.18%;凈利潤為6131.4萬元,較2021年同期的1.14億元下降46.33%。這意味著,子不語的利潤規模已經開始下滑。
子不語還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預計于2022年下半年仍將產生大量營銷及廣告開支。因此,子不語預計2022年度的凈利潤較將2021年度有所減少。以此來看,子不語存在破發的可能性。
作為一家跨境電商企業,子不語的主要銷售渠道為亞馬遜、Wish、其他第三方電商平臺以及自營網站等。其中,Wish平臺曾在2019年為子不語貢獻約五成的收入,但在2020年和2021年度的占比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2022年上半年的占比更是降至1.7%。
招股書顯示,子不語來自Wish平臺的銷售收入在2019年為7.78億元,2020年增長至8.41億元,但在2021年則下降至3.04億元。而在2022年上半年,Wish平臺為子不語貢獻的銷售收入僅約為2174.5萬元。
2019年、2020年、2021年度和2022年上半年,子不語來自自營網站的收入分別為1.10億元、3.62億元、2.57億元和7475.6萬元,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7%、19.1%、11.0%和5.8%,其中2022年上半年下滑明顯。
本次IPO前,子不語的控股股東為華丙如、余風夫婦,二人合計控制子不語55.47%的股份。其中,華丙如的Hong Ru Trust通過Gfxtmyun、同命運壹間接持股50.14%,余風的Wiloru Trust通過Hyufeng間接持股5.33%。
據了解,華丙如為子不語的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即“董事長”)兼執行董事、行政總裁,王詩劍、汪衛平和董振國三人均為執行董事兼副總裁,徐石尖為執行董事、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