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臻和科技在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準備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中金公司和美銀證券為其聯席保薦人。據貝多財經了解,臻和科技在境內的主要經營主體為無錫臻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臻和科技”)。
值得一提的是,臻和科技最早于2014年成立,更早之前的公司名稱為臻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后在2020年3月由北京市海淀區遷址至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公司名稱、注冊資本一并變更。
成立至今,臻和科技曾獲得多輪融資。根據官網介紹,臻和科技于2015年2月獲得250萬元天使輪融資,2015年12月獲得2600萬元A輪融資,2017年1月獲得1.15億元B輪融資,2018年1月獲得2億元C1輪融資,2018年5月獲得2000萬元C2輪融資。
2019年9月,臻和科技獲得2億元的D輪融資;2020年10月,臻和科技獲得逾10億元E輪融資。其中,E輪投資由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國調基金)領投,泰康資產、建信股權、高瓴創投、蘇州中盟信、華興資本等跟投。
而招股書則顯示,臻和科技的C1輪融資約為2億元,C2輪融資約為2379萬元。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臻和科技獲得2.75億元的D輪融資;2020年9月至10月,臻和科技獲得12.3億元的融資。
貝多財經了解到,臻和科技E輪融資時的每股成本為14.5277元。完成E輪融資后,臻和科技的估值為52.30億元。而在2021年中下旬,臻和科技的投資方——海南郎杰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海南郎杰”)則撤資3000萬元。
據臻和科技招股書披露,海南郎杰因減資而獲得人民幣3000萬元的投資金額。然而,其境外聯屬公司在符合臻和科技整體重組計劃的期間內難以籌集足夠的美元資金。經與該公司討論后,海南郎杰決定撤資且不認購該公司優先股。
貝多財經了解到,海南郎杰成立于2020年8月,執行事務合伙人為張煒焯。而在2022年8月,海南郎杰則決議解散,并進行了清算備案。根據披露,海南郎杰的清算備案公告日期為2022年08月16日-2022年09月29日。
根據招股書介紹,臻和科技是一家創新腫瘤分子診斷及檢測公司。臻和科技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的自主研發技術涵蓋了分子檢測的全流程,通過采用多組學方法,在癌癥風險檢測、早期檢測、治療選擇及癌癥復發監測方面擁有全面覆蓋并在中國處于領先地位。
臻和科技認為,該公司是中國開發癌癥預后及監測診斷工具的先行者,以基于二代測序(NGS)的癌癥預后及監測的收入計,其2021年的市場份額最大,達到36.8%,并推出了國內首個微小病灶殘留(MRD)檢測服務Genecast MRD – Lung(即“朗微博”)。
臻和科技稱其建立了一個全面的產品與服務管線,涵蓋20多種癌癥類型的20個商業化、18個在研產品及服務。其中,商業化產品及服務包括:核心產品人KRAS/NRAS/BRAF/PIK3CA基因突變聯合檢測試劑盒(可逆末端終止測序法)(Genecast IVD – KNBP“臻暢安”)。
于2020年、2021年及截至2021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臻和科技的收入分別為3.04億元、3.93億元、1.71億元及2.07億元。其中,臻和科技2021年度的收入同比增長29.2%,20222年上半年則同比增長21.4%。
截至目前,臻和科技仍處于虧損狀態。招股書顯示,臻和科技2020年的凈虧損為5.81億元,2021年則為凈虧損4.07億元。2022年上半年,臻和科技的凈虧損為1.88億元,而2021年上半年為虧損1.57億元。
臻和科技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的凈虧損主要由于經營開支,主要包括銷售及營銷開支、研發開支及行政開支;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開支;非經營開支,主要為關于優先股的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公允價值虧損,屬一次性及非經營性質。
2020年、2021年以及截至2021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臻和科技的研發支出分別為1.37億元、1.76億元、7966.9元以及1.02億元。同期,臻和科技的銷售及營銷支出分別為1.87億元、2.53億元、1.19億元以及1.28億元。
自往績記錄期間末起,該公司不斷發展業務,但臻和科技預計其的虧損凈額將于2022年有所增加,主要因為臻和科技預計將持續投資研發及持續發展該公司的產品、服務、在研產品及服務,以及增加銷售及營銷開支,以支持2022年收入增長。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臻和科技擁有61項中國內地授權專利、218項中國內地注冊商標、1項美國注冊商標及兩項香港注冊商標,以及32項中國待決專利申請、6項美國待決專利申請、5項正在進行的PCT專利申請及81項中國待決商標申請。
據智慧芽數據顯示,臻和科技共有39項專利申請信息,其中發明專利35項,占比89.74%。通過算法分析,臻和科技的專利布局主要專注在試劑盒、測序數據、標志物、免疫檢查點、甲基化等技術領域。
臻和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在中國已有839家醫院使用過該公司的產品及服務,且有7140名醫生推薦其產品及服務。于2021年,在中國有454家醫院使用其產品及服務,且有2921名醫生推薦該公司的產品及服務。
于2020年、2021年及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臻和科技分別為20585名、27304名及15257名癌癥患者提供診斷及檢測服務。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以運營費用率計,臻和科技的運營效率在中國業內屬最高的之一。
此外,以推出的每項產品和服務的研發開支計,臻和科技的研發效率為中國業內同行中最高的之一。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臻和科技的期內虧損為中國業內頭部企業中最低的企業之一。
本次上市前,臻和科技的控股股東杜通過Genecast Holding持股18.92%,通過Anchor ElevenLimited持股10.15%,通過Enternal Shield Limited持股5.07%,通過Genecast ESOP持股3.12%,合計行使37.26%的股份所附帶的投票權。
同時,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正心谷資本、經緯創投、辰德資本、中金資本、高瓴、泰康人壽和建行旗下建信股權等均為臻和科技的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