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近年來掃地機器人“白電”化趨勢愈發明顯。
據Choice數據顯示,2021年空調、洗衣機、冰箱、彩色電視機這類家電產品城鎮居民每百戶擁有量均已超過100臺;雖2021年掃地機器人每百戶僅6.9臺,但同比大幅增長50%,如果再對標美國體量16臺,仍有2倍多的成長空間。
除了“白電”化,掃地機器人的智能化也被提上了日程,目前包括掃地機器人在內的智能清潔設備逐漸實現了對家居清潔各個細分應用場景的覆蓋,顯著提升了人們進行室內深度清潔的便捷程度,豐富了智能生活電器行業體系。
業內都知道,雷軍有句名言“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如今家居產業有望再度迎來風口。
8月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推進家居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家居產業創新能力明顯增強,高質量產品供給明顯增加,同時明確在家居產業培育50個左右知名品牌,建立500家智能家居體驗中心,以高質量供給促進家居品牌品質消費。
對此,國盛證券指出,“家居產品屬于耐用消費品,是僅次于汽車的家庭第二大消費支出,當前我國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家居消費有望享受政策催化。本次政策主要為綱領性文件,后續部門、地方、行業有望自上而下推進細則出臺,推動產業發展提速”。
要說誰能收獲行業發展紅利,“掃地茅”科沃斯(SH:603486)憑借先發優勢和規模效應,無疑可以分一杯羹。
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前景如此廣闊的科沃斯卻得不到投資者的信賴,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股價跌跌不休,截至8月29日股價報收81.8元/股,較2021年7月15日的最高價250.31元/股暴跌近七成,市值“蒸發”近千億。
資料來源:Choice。
兩條分界線如此“刺眼”,價值向上,股價向下。
投資者不買賬的根源何在?掃地機器人還是門好生意嗎?
一、雙輪驅動下,清潔電器龍頭業績亮眼?
所謂掃地機器人,又稱自動打掃機、智能吸塵、機器人吸塵器等,屬于家用服務機器人中的一種。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以及消費市場的升級,智能化也成為家電業發展的趨勢。近年來我國智能家居作為物聯網應用落地較為成熟的領域,產品種類不斷豐富,市場規模迅速擴張,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2021年我國智能家電市場規模增至5,760億元,預計2022年將進一步上升至6510億元。
智能家居行業產業鏈的上游主要為提供元器件、零部件、系統、軟件的供應鏈企業及代工廠;中游主要為提供解決方案的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和生產智能制造產品的硬件廠商;下游為各種觸達消費者的渠道、智能家居平臺和智能家居APP。毫無疑問,科沃斯主要是處于行業下游。
8月27日,科沃斯發布2022年半年度財報,顯示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7.31%至68.22億元。對此科沃斯給出的解釋為,“公司科沃斯品牌家用服務機器人及添可智能生活電器營業收入增長”。
從具體產品收入結構來看,科沃斯的主要品牌分為科沃斯(核心產品是掃地機器人)和添可(以洗地機為主)。2022年上半年科沃斯品牌掃地機器人、添可品牌智能生活電器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4.97億元、29.53億元,分別占營業收入的51.25%、43.28%,合計占比高達94%以上,同比分別增長33.88%、44.98%。
資料來源:科沃斯2022年上半年財報。
正如科沃斯在財報中所提及,“公司繼續深化科沃斯加添可的雙輪驅動戰略,依托在研發、品牌、渠道端積累的綜合優勢,推動兩大品牌業務收入的持續增長”。
再看盈利能力,2022年上半年,科沃斯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09%至9.84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3.15%至8.77億元,剔除股份支付費用影響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4.72%至10.22億元。
相比之下,科沃斯2021年度則實現營業收入130.86億元,同比增長80.9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0.10億元,同比增長213.51%。而在2019年至2021年,科沃斯的收入和凈利潤復合增長率分別高達56.95%、307.49%。
從這個角度來看,科沃斯2022年上半年的業績增速已經大幅放緩,其中2022年第二季度歸母凈利潤更是同比下滑12.34%。對此,光大證券發布研報稱,科沃斯兩大品類的增長都趨于放緩,而銷量增長乏力的背后是消費預期較弱+全行業價格上行。
而同樣主營掃地機器人的石頭科技(SH:688169)的業績增速則保持穩定,其2022年上半年營收29.23億元,同比增長24.49%。早前數據顯示,石頭科技2021年度的收入同比增長28.84%至58.37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41%至14.02億元。
從銷售渠道來看,科沃斯在積極擁抱線上業務的同時,重點深耕線下市場,聚焦新興業態和渠道,進一步豐富線下銷售網絡,推動渠道多元化。
截止2022年6月底,科沃斯品牌國內線下售點數近1300家,2022年上半年中國市場線下銷售收入同比增長93.47%至5.69億元,占國內銷售收入的22.33%。
添可品牌同樣加快對線下渠道的鋪設。截止2022年6月底已完成在購物中心,高端百貨,3C連鎖,家居建材,區域家電等終端類型超過600家線下售點的布局,上半年實現國內線下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22.54%至6.67億元人民幣,占國內銷售收入的31.25%。
另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2年第二季度,添可在中國環境清潔電器市場線下零售額份額達25.6%,超過戴森位列第一。
或許正是憑借雙輪驅動戰略,奠定了科沃斯清潔電器龍頭地位。
二、大股東減持或成股價暴跌的“導火索”
盡管如此,科沃斯的股價仍然坐上了“過山車”。
固然有消費板塊低迷的因素存在,但更多的還是因為股東減持。
筆者通過對比發現,科沃斯股價暴跌的“起始點”正好也是原第四大股東泰怡凱宣布清倉式減持計劃的時點。
2021年7月14日,科沃斯發布關于股東減持股份計劃的公告,泰怡凱擬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股份數量不超過1027.96萬股,即不超過科沃斯目前總股本的1.80%。要知道,截至上述減持計劃披露日,泰怡凱共持有科沃斯股份1027.96萬股,均為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前已持有的股份,并已于2019年5月28日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
簡單來說,泰怡凱這是要清倉減持,減持后不再持有科沃斯股份。
資料來源:科沃斯公告。
那這泰怡凱究竟是何方神圣,竟對科沃斯股價造成如此“重錘”?
據悉,泰怡凱是一家香港注冊的公司,背后的老板正是IDG資本。
事實上,這并非泰怡凱首次減持。
此前2021年1月19日,科沃斯就曾發布公告稱,泰怡凱擬通過二級市場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減持股份數量合計不超過1693.1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目前總股本的3%??莆炙购笤诋斈?月10日減持結果公告中顯示,泰怡凱減持股份1297.79萬股,套現近17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減持事件并未對科沃斯股價造成影響,反而是高歌猛進,股價幾近翻倍至200元/股附近。
無獨有偶,科沃斯創始人錢東奇之子DavidCheng Qian控制的公司Ever Group Corporation Limited因自身資金需求,也于去年年底減持260萬股,套現近4億元。
大股東都減持了,市場的利空情緒更是水漲船高,這樣一來,“受傷”的自然是科沃斯了。
三、研發短板,后勁不足
而要問為何大股東不看好科沃斯了,原因或在于其后勁不足。
智能家居行業,最大的壁壘莫過于技術壁壘,而技術壁壘的搭建,又與研發投入息息相關。
科沃斯在財報中提及,“公司持續加碼研發,通過管理創新和升級進一步提升研發效率和成果轉化”。2022年上半年科沃斯研發支出3.52億元,同比增長74.05%,主要系圍繞用戶需求不斷進行技術創新,不斷加大研發項目投入,持續優化研發人才隊伍結構,職工薪酬及股份支付增加所致。
截至2022年6月底,科沃斯合計獲得授權專利1376項,其中發明專利441項(包括116項海外發明專利),發明專利中與軟件算法相關的共計108項,與傳感器解決方案相關的共計24項。同時在申專利共計1175項,其中發明專利892項(包括86項海外發明專利),與軟件算法相關的共計177項,與傳感器解決方案相關的共計37項。期間新增專利申請共計332項,其中發明專利175項。
但科沃斯研發依舊存在短板,2019年至2021年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僅為5.22%、4.67%和4.2%,明顯低于競爭對手石頭科技(688169.SH),同期分別為4.59%、5.81%、7.56%,這成了科沃斯最大的詬病。
當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在科沃斯護城河在流失之時,不少投資者已經上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