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思必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思必馳”)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遞交招股書,準備在科創板上市。據貝多財經了解,思必馳擬募資10.33億元,計劃用于用于全鏈路對話式AI平臺建設及行業應用解決方案項目、面向物聯網的智能終端建設項目等。
思必馳官網披露的信息顯示,該公司于2007年在英國劍橋創立,2008年回國落戶蘇州,2012年完成A輪融資。而根據公開信息,思必馳于2007年10月注冊了蘇州思必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后在2021年3月完成股改。
而根據招股書披露,思必馳于2007年注冊成立,2021年3月依法整體變更方式設立股份公司。當前,思必馳的注冊資本為3.6億元,法定代表人為高始興。據了解,高始興也是該公司的創始人、董事長兼總經理。
來源:思必馳官網。
過去三年,思必馳的收入實現了高速增長,年復合增長率達到63.71%。但按年來看,思必馳的收入增速已經開始下滑,即由2020年的同比增長106.36%,而2021年的營收增長率則降至29.87%。
截至目前,思必馳暫未實現盈利,且虧損規模持續擴大。另據貝多財經了解,思必馳的股權變動較為頻繁,尤其是在2020年包括阿里巴巴、聯想之星等在內的股東均有所減持,但仍是思必馳的主要股東。
此外,思必馳的估值在2020年8月至10月出現了小幅下降。
一、高始興、俞凱為實際控制人,專利申請超過1000項
本次上市前,高始興直接持有思必馳11.5285%的股份。相比之下,思必馳董事、首席科學家俞凱直接持股7.9589%,林遠東持股3.1019%,員工持股平臺達孜積慧持股14.1833%。基于一致行動協議,高始興和俞凱合計控制思必馳36.7726%的股份,為實際控制人。
來源:招股書。
其中,林遠東曾于2007年至2015年在思必馳任職,參與了思必馳的創辦并擔任口語教育事業部負責人。2014年起,林遠東擔任蘇州馳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馳聲科技”)總經理。在后者被網龍網絡收購后,林遠東則任網龍網絡副總裁、馳聲科技總經理職務。
除了管理層外,阿里巴巴通過阿里網絡持有思必馳13.2197%的股權,啟迪創新(荷塘創投)持股5.7485%,聯想之星通過蘇州聯想之星持股5.2149%,國調國信持股3.0863%,珠海弈枰持股3.0%,嘉興五信持股2.5928%。
來源:招股書。
據招股書介紹,思必馳是一家對話式人工智能平臺型企業,基于公司自主研發的新一代對話式人機交互平臺和人工智能語音芯片,圍繞“云+芯”進行布局,提供軟硬件結合的人工智能技術與產品服務,實現普適的智能人機信息交互。
在智能家電、智能汽車、消費電子等物聯網領域,以及以數字政企類客戶為主的生產、生活和社會治理領域,思必馳提供智能人機交互軟件產品、軟硬一體化人工智能產品以及對話式人工智能技術服務。
思必馳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加大對基礎技術創新與核心產品能力升級的研發投入,持續提升對話式人工智能技術在物聯網智能終端,以及生產、生活、社會治理場景下的快速規模化能力,加強自主品牌建設。
思必馳在招股書中稱,截至2021年12月31日,該公司擁有授權專利360項(其中發明專利為210項)、軟件著作權253項,在對話式人工智能全鏈路方面具有完整的技術創新體系和工程系統研發能力。
據智慧芽數據顯示,思必馳共有1019項專利申請信息,其中發明專利956件,占比93.82%。通過算法分析,思必馳的專利布局主要專注在電子設備、語音識別、語音交互、訓練方法、語音對話等技術領域。
從研發團隊情況來看,思必馳共有643個發明人。其中,發明數量最多的發明人為俞凱,發明166項專利。目前,重要發明人均還在思必馳持續創新,該公司無重要發明人疑似變動風險。
二、收入增速大幅下滑,虧損金額卻持續擴大
截至目前,思必馳暫未實現盈利,且虧損金額持續擴大。
招股書顯示,思必馳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營收分別為1.15億元、2.37億元和3.07億元;凈虧損分別為2.83億元、2.15億元和3.35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2.75億元、-2.03億元和-3.44億元。
來源:招股書。
截至2021年末,思必馳合并口徑未分配利潤為-4.09億元,存在大額未彌補虧損。思必馳在招股書中提示風險時稱,預計本次發行后,該公司一定時期內無法進行現金分紅,可能對股東的投資收益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在思必馳看來,未來一定期間面臨市場激烈競爭出現主要產品價格下降、研發投入持續增加且研發成果未能及時轉化、人工智能行業政策出現不利影響、下游行業需求顯著放緩等不利情況,可能導致公司短期將無法盈利,未彌補虧損將持續擴大。
不過,思必馳的收入則整體保持增長態勢,最近三年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63.71%。其中,2020年較2019年同比增長106.36%,收入實現了翻倍式增長。而在2021年,思必馳的收入增長率則降至29.87%。
據介紹,思必馳的主營業務收入主要由智能人機交互軟件產品、軟硬一體化人工智能產品、對話式人工智能技術服務構成。其中,對話式人工智能技術服務板塊在2019年的收入占比高達77.77%,而在2020年、2021年則分別降至59.40%和45.94%。
來源:招股書。
相比之下,智能人機交互軟件產品、軟硬一體化人工智能產品的收入貢獻占比則有著大幅度的提升。其中,智能人機交互軟件產品的收入占比從2019年的2.95%增至2020年的22.32%,2021年微降至21.06%。
此外,思必馳來自軟硬一體化人工智能產品的收入占比從2019年的19.27%降至2020年的18.27%,于2021年則增長至33.00%。但總的來說,思必馳的三大業務板塊的收入均保持穩健增長態勢,且構成趨向均衡。
而隨著收入結構的調整,思必馳的毛利率水平則出現了大幅下滑。報告期內,該公司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72.17%、69.74%和58.15%,毛利率呈下滑趨勢。思必馳在提示風險時表示,若未來影響毛利率的因素出現較大不利變化,該公司毛利率可能存在持續下滑的風險。
思必馳在招股書中稱,其是一家對話式人工智能平臺型公司,屬于戰略新興行業,該公司亦不斷在推動人工智能的商業化落地,在快速成長過程中,公司的產品結構、具體項目情況、外購材料和服務成本占比變化、市場競爭等因素對毛利率的變化均將產生影響。
思必馳表示,未來將圍繞自身的核心優勢、提升核心技術,結合內外部資源,以自主創新為驅動,堅持“云+芯”一體化,不斷推動企業發展,致力于成為國際領先的人工智能語音語言平臺型公司,為行業發展與產業進步做貢獻。
三、股權變動頻繁,阿里巴巴、聯想之星等均有減持
貝多財經發現,思必馳在報告期內的股權變動十分頻繁,其中阿里巴巴、聯想之星、啟迪創新等多次減持。不僅如此,聯想之星、啟迪創新還失去了對思必馳董事的提名,后由中新創投、國調國信提名。
其中,聯想之星、啟迪創新于2012年參與對思必馳的投資,阿里巴巴于2015年開始加碼。但在2020年3月,聯想之星、啟迪創新和阿里巴巴則拋售了思必馳的部分股權,受讓方包括嘉興五信、康力君卓、濰坊北汽、金石智娛、斐翔汽車、國調國信和蘇州明善等。
來源:招股書。
根據公開信息,思必馳于2020年4月完成4.1億元的E輪融資,由和利資本領投,北汽產投、中信金石等跟投,投后估值為43億元。同年8月,思必馳完成數億元人民幣Pre-IPO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珠海大橫琴、美的資本、中信證券投資等。
而招股書顯示,思必馳的股東——嘉興會凌在2020年6月合計轉讓了思必馳1.2232%的股權,受讓方分別為境成資本旗下珠海境成聚成、境成高錦和蘇州境成聚成,轉讓價格為160.29元/注冊資本,對應公司估值為40億元。
來源:招股書。
2020年8月,思必馳的注冊資本由2550.0991萬元增加至2682.0274萬元,增資價格為168.73元/注冊資本,對應估值為45億元。其中,美的智能、上海交大菡源、珠海大橫琴、中證投資和中新創投分別斥資5000萬元、2260萬元、1億元、3000萬元和2000萬元。
而在2020年10月,阿里巴巴、聯想之星再度減持思必馳的股份。其中,阿里網絡(阿里巴巴)將思必馳0.70%的股權轉讓給佳都科技、轉讓1.30%的股權給廣州花城,聯想之星將思必馳1.00%的股權轉讓給南通發展基金。
同時,啟迪創新將其持有的思必馳0.1231%股權轉讓給致道慧湖,0.8769%股權轉讓給致道馳行;橫琴上辰將其持有的思必馳2.00%股權轉讓給珠海弈枰,俞凱將其持有思必馳1.00%的股權轉讓給珠海弈枰,轉讓價格均為160.29元/注冊資本,對應該公司估值為43億元。
來源:招股書。
對比來看,這一轉讓對應估值和思必馳2020年4月增資(E輪融資)后估值43億元相同,但低于2020年8月的Pre-IPO輪融資估值45億元。換句話說,思必馳的估值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完成股權轉讓后,阿里網絡、聯想之星和啟迪創新仍為思必馳的主要股東,單個股東對該公司的持股比例均超過5%。值得一提的是,聯想之星和啟迪創新曾向思必馳提名股東,但在2020年4月則不再向該公司提供股東。
招股書顯示,思必馳于2020年4月4日召開股東會并作出決議,同意免除程鵬、王明耀、吳小珍、謝鷹、杜冰董事職務,選舉高始興、俞凱、周偉達、雷雄國、盛剛、陳巧云、陳英杰、宣艷、BIAOZHANG(張飚)組成新一屆董事會。
其中,程鵬原為啟迪創新提名的董事,王明耀原為蘇州聯想之星提名董事,因啟迪創新、蘇州聯想之星不再向思必馳提名董事,程鵬及王明耀不再擔任思必馳董事,阿里網絡將其提名董事謝鷹變更為陳英杰。
來源:招股書。
相比之下,嘉興會凌將其提名的董事杜冰變更為宣艷;國調國信新增提名董事BIAOZHANG(張飚);吳小珍為思必馳內部任職調整,其辭去董事職務后仍于思必馳處任職。但在2020年6月,由于嘉興會凌不再向思必馳委派董事,因此該公司免除了宣艷的董事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