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貝多財經了解到,七欣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七欣天”)在港交所的招股書已經“失效”,目前已經無法正常查看或下載。這意味著,七欣天首次沖刺港交所“折戟”,但并不代表其無法實現上市。
招股書“失效”是港交所的正常機制,可以理解為擬上市公司(發行人)財務審計數據過期,需要補充新一期的財務數據。根據規定,發行人在“失效”后的3個月內補充最新財務資料,便可以繼續上市流程。
據了解,七欣天在境內的主體為蘇州市七欣天餐飲管理連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6月。公開信息顯示,七欣天于2022年1月12日在港交所遞表。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七欣天在全國經營256家餐廳。
根據招股書介紹,七欣天是中國領先的中式海鮮餐廳運營商。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按2020年收入和餐廳數量計算,七欣天是中國最大的海鮮餐廳,占高度分散的中國海鮮餐廳市場總市場份額的1.2%。
除了七欣天外,粵式火鍋連鎖店撈王鍋物料理(簡稱“撈王”)亦在沖刺港交所上市,并分別于2021年9月1日、2022年3月14日在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材料,截至目前暫未通過聆訊。
有報道稱,撈王或于2022年第二季度尋求通過港交所聆訊,并在主板掛牌上市。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顯示,按2020年收入計算,撈王是中國最大的粵式火鍋餐廳,占有1.7%的市場份額。
在此之前,海底撈、呷哺呷哺均已登陸港交所。若撈王、七欣天均實現IPO,港交所上市火鍋品牌將增至4家。而除了火鍋品牌外,休閑餐飲企業——綠茶餐廳集團則已于2022年4月通過聆訊,鄉村基也于2022年1月25日在港交所遞表。
就七欣天而言,其定位為中式海鮮餐廳運營商。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0年自營餐廳的收入計算,七欣天是中國第三大火鍋連鎖餐廳。七欣天表示,其計劃于2022年開設約70家新餐廳,于2023年及2024年分別開設100家及130家新餐廳。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0年以及截至9月30日的2021年前9個月(即“2021年前三季度”),七欣天來自餐廳運營以及外賣的收入分別為12.42億元、14.12億元以及14.72億元。
2019年、2020年,七欣天的收入分別為12.85億元、14.2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8115.7萬元、1.72億元。2021年前三季度,七欣天的收入為14.80億元,凈利潤2.59億元,2020年同期分別為9.91億元和0.99億元。
截至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前三季度末,七欣天的餐廳數目分別為180家、207家和250家。報告期內,其每家餐廳的日平均收入分別為2.21萬元、2.22萬元和2.54萬元,翻臺率分別為2.1、2.1和2.2(次/日)。
相比之下,撈王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度的翻臺率分別為3.1、3.0、2.5(次/日),呈現下降趨勢。2021年上半年,撈王的翻臺率則再度下降至2.4,但較2020年同期的2.1略有上升。
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前三季度,七欣天的人均客單價(堂食)分別為117元、119元、131元。相比之下,撈王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的人均客單價分別為123.7元、128.1元和123.9元。
另有數據顯示,海底撈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度以及2021年上半年的翻臺率分別為5、4.8、3.5和3(次/日),呷哺呷哺分別為2.8、2.4、1.8(次/日)。以此來看,七欣天的翻臺率是四家之中的最后一名。
本次上市前,七欣天創始人、董事會主席阮天書持股59.60%,張秀兵持股8.44%,阮天軍持股8.44%,阮劍新持股5.70%,阮雙劍持股5.68%,阮天江持股2.83%,闞倩倩持股1.99%,陳云持股1.79%,阮雁峰持股1.20%,阮天兵持股1.00%,陳軍持股0.14%。
其中,張秀兵為阮天書的妻弟,阮天軍、阮天江及阮天兵為阮天書的胞兄╱弟,阮劍新、阮雙劍及阮雁峰為阮天書的侄子,陳云及陳軍為阮天軍的女婿。同時,阮天書、張秀兵以及闞倩倩為七欣天的執行董事,張秀兵還擔任首席執行官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