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二季度,共有27家企業成功登陸科創板。截至6月30日收盤,科創板總市值達5.91萬億元。
根據智慧芽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科創板431家上市企業專利申請總量為14.2萬余件,有效專利總量為7.8萬余件,授權發明專利總量為4.1萬余件。平均每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專利申請量約為330件,有效專利量約為183件,授權發明專利量約為95件。專利申請總量中位數為157件,有效專利量中位數為84件,授權發明專利量中位數為31件。
智慧芽創新研究中心認為,科創板上市企業的整體專利能力呈現上升趨勢,其中平均有效專利量增長明顯,而今年第二季度新上市的27家企業的整體專利能力略低于科創板平均水平。此外,從企業所屬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維度看,新能源產業和生物產業的平均專利申請量增幅最高;從企業注冊地的維度看,北京市科創板企業平均專利申請量增幅顯著高于其他地區。
一、科創板企業平均有效專利量季度同比增長8.2%。
根據智慧芽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彼時的301家科創板上市企業的平均專利申請量約為322件,平均有效專利量約為169件,平均授權發明專利量約為94件。而截至今年6月30日,431家科創板上市企業的平均專利申請量約為330件,同比增長2.5%;平均有效專利量約為183件,同比增長8.2%;平均授權發明專利量約為95件,同比增長1.5%。
綜合對比2021年第二季度至2022年第二季度期間,科創板企業在專利申請量、有效專利量以及授權發明專利量三項數據平均值的變化趨勢可知,科創板企業的整體專利能力呈現上升趨勢,且其中平均有效專利量的增幅最高。
智慧芽創新研究中心表示,平均有效專利量顯著增長的背后,是科創板企業可市場化的技術儲備規模的不斷擴大,充分反映了科創板的金融服務作用對科創企業研發成果產出的有效推動。
圖1:科創板上市企業整體專利能力趨勢分析(數據來源:智慧芽,截至2022年6月30日)
二、27家新上市企業專利能力略低于科創板平均水平
據智慧芽統計,2022年第二季度,科創板共新增27家上市企業。截至6月30日,上述27家企業的專利申請總量為7600余件,有效專利總量為4500余件,授權發明專利總量為2100余件。平均每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專利申請量約為285件,有效專利量約為168件,授權發明專利量約為81件。專利申請總量中位數為169件,有效專利量中位數為100件,授權發明專利量中位數為43件。
綜合對比上述三項指標的平均值數據來看,27家新上市企業的三項指標數據平均值均略低于科創板同指標的平均值。由此可知,2022年第二季度新上市的27家企業的專利能力略低于科創板平均水平。
圖2:科創板新增27家上市企業整體專利能力分析(數據來源:智慧芽,截至2022年6月30日)
三、科創板新能源產業企業的平均專利申請量增幅最高
依照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據智慧芽統計,截至6月30日,共有六大戰新產業分布的企業數量達20家及以上。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和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分布的企業數量最多,分別有162家、96家和65家。
在上述六大戰新產業中,專利申請總量排名前三的依次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和生物產業,分別有6.7萬余件、2.8萬余件和1.9萬余件。其中,各戰新產業平均每企業專利申請量(該產業企業專利申請總量/該產業企業數)總數排名前三的依次為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新能源產業,分別約有445件、418件和411件。
相較于2022年第一季度各戰新產業的平均每企業專利申請量,在這六大戰新產業中,新能源產業和生物產業的增幅最高,分別達到了7.3%和6.8%,遙遙領先于其他產業。
圖3:各戰新產業科創板上市企業專利能力分析(數據來源:智慧芽,截至2022年6月30日)
四、北京市科創板企業平均專利申請量增幅顯著高于其他地區
按上交所披露的企業注冊地看,據智慧芽統計,截至6月30日,科創板431家上市企業分布于國內21個省份以及境外地區。其中,共有10個省份的科創板上市企業數量超過10家。
在上述10個省份中,注冊于江蘇省、廣東省和上海市的科創板企業數量最多,分別有81家、69家和63家。從專利申請總量來看,排名前三的省份依次為江蘇省、廣東省和北京市,分別有2.5萬余件、2.3萬余件和1.6萬余件。其中,各地區平均每企業專利申請量(該地區企業專利申請總量/該地區企業數)總數排名前三的依次為湖南省、廣東省和江蘇省,分別約有693件、336件和311件。
相較于2022年第一季度各地區的平均每企業專利申請量,在這10個省份中,北京市科創板企業的平均每企業專利申請量增幅最高,達到了約24%,超2倍于排名第二的湖南省科創板企業(增幅約為11.1%)。
圖4:各地區科創板上市企業專利能力分析(數據來源:智慧芽,截至2022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