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融科技平臺簡普科技(NYSE:JT)公布了2022年一季度財務數據。在筆者看來,這份財報“增”字當頭,實屬不易。
財報顯示,盡管宏觀環境存在挑戰,監管政策趨緊,新冠疫情持續影響,但簡普科技依然實現了穩健增長。2022年一季度總營收2.08億元,同比增長42.6%。
這意味著,簡普科技在服務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方向的戰略初見成效。
反映在資本市場,簡普科技近兩個月內股價快速上漲,由5月9日的收盤價1.15美元/股上漲至6月17日的1.78美元/股,股價上漲近55%。
隨著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持續升溫,筆者認為簡普科技估值仍存在明顯偏低。
資料來源:Wind。
簡普科技“深蹲”只為跳得更高,此時“抄底”是好時候嗎?
一、“多條腿”走路,勢必更穩、更遠
據公開資料顯示,頭頂“紐交所金融AI第一股”光環的簡普科技成功于2017年11月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作為一個技術賦能的數字化平臺,簡普科技提供基于系統的整體解決方案,幫助金融服務提供商構建和提升數字化能力。
不得不說,簡普科技在業務拓展方面所確定的“全渠道策略”無疑是拉動業務多元化增長的“殺手锏”。“全渠道策略”覆蓋線上、線下,橫跨主流媒體和私域流量,建立了全渠道協同管理平臺,并將之應用到泛金融領域的新業務,能夠更全面的服務小微客戶。在信貸領域,簡普科技還可以多維度立體輸出“技術+場景+用戶+運營”全鏈條服務。
目前簡普科技新業務收入占比進一步擴大,收入結構更平衡、更多元。
簡普科技聯合創始人、CEO葉大清對此表示,“在新業務方面,我們加快了全渠道策略的部署腳步,并拓展至用戶群龐大、數據豐富、金融需求巨大的相鄰品類,基于社交裂變、私域流量的全渠道協同管理平臺擴展到非金融服務業務,因此,與2021年同期相比,收入實現了顯著增長。”
業務多元化轉型源于2019年,簡普科技通過科技和數字化的手段,2020年開始涉足電商科技、保險科技、監管科技、貸后科技等業務領域。
對此,葉大清表示,“我們的定位始終沒變,那就是鏈接用戶與金融機構,服務消費者、小微企業。但以前更多的是從借貸端發力,現在是發揮技術優勢,從風控到運營,從數字營銷到信用風險管理,我們在數字化賦能領域持續深耕。”
二、保持與時代共振的步伐,數字化轉型策略初見成效
隨著數字經濟時代漸行漸近,數據作為第五大生產要素的重要性也日益顯現,金融科技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大潮呼之欲出。
業內有這么一句話,“如果說,金融科技的上一個十年,是以消費信貸為主戰場的高速發展期;那么,下一個十年,這是以To B科技服務輸出的為新戰場的產業數字化轉型期。”
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持續升溫。
2022年初,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和銀保監會《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兩份重磅指導文件相繼發布,進一步為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指明了方向,力爭到2025年實現整體水平與核心競爭力跨越式提升。
5月17日,全國政協召開的“推動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專題協商會中,提出“要努力適應數字經濟帶來的全方位變革,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支持平臺經濟、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支持數字企業在國內外資本市場上市”,充分展現了中國發展數字經濟的信心和決心。
誠然,數字化轉型已成為所有金融機構的必答題,而業務經營管理的數字化轉型則是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命題。
據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的一項調查顯示,近九成的金融機構目標是通過數字化轉型提高運營效率。
但毋庸置疑的是,要想實現數字化,又談何容易,必須要有效集成系統架構。
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槍聲”已響起,簡普科技保持與時代共振的步伐,正在用行動給出答案。就從目前來看,簡普科技服務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策略已初見成效。
正如葉大清表示,“作為一家將科技刻在基因里的企業,我們非常希望通過科技推動金融機構數字化,進一步促進數字經濟發展,賦能實體經濟。針對金融機構在數字化轉型中面對的不同困境和痛點,我們推出了一系列的產品和服務,以定制化為特色,為金融機構數字化保駕護航。”
技術方面,簡普科技利用全渠道策略所發揮出的獨特優勢,幫助金融機構通過不同渠道獲取、識別和分析其客戶,向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并提高客戶的終生價值,持續提升服務水平。
運營方面,憑借豐富的經驗與先進的技術,簡普科技數字化解決方案能夠充分滿足金融機構提高獲客后用戶留存率和客戶忠誠度的運營要求。
認可度方面,簡普科技的數字化轉型服務得到了金融機構的深度認可,相關業務收入持續增長。據了解,近期簡普科技已與一家通信公司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開發一套針對金融機構、地方政府機構和其他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
在全渠道策略、先進技術等加持下,簡普科技的規模效應也開始顯現,并逐步達成增長與效率的平衡。簡普科技的數字化營銷服務收入同比增長2.5倍。推薦服務的一季度收益率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環比提高10個百分點。新業務一季度收益率環比提高10個百分點。
三、普惠新市民、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據公開資料顯示,簡普科技一直以來非常重視企業社會責任。
進入后疫情時代以來,簡普科技不僅積極投身協助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而且也積極支持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通過智能引擎數字化解決方案,助力銀行建立面向小微企業的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
從今年3月4日銀保監會、央行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到4月18日央行、外匯局印發的《關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金融服務的通知》,無一例外均提到了一個特殊的群體——“新市民”。
頂層設計架構完畢,一幅針對新市民金融服務的畫卷徐徐展開。
目前新市民約有三億人,但被貼著“收入不穩定”、“缺乏抵押物”、“數據零散”等標簽,這也決定他們的金融需求具有小額分散、信用風險較集中等特征,這些成為擺在金融機構和新市民之間最大的障礙。
針對小微企業、新市民等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金融需求難以得到滿足等金融服務痛點,簡普科技秉承“讓金融更簡單,成為每個人的金融伙伴”的使命和愿景,創新技術與服務模式,致力于以科技賦能金融機構,以科技之力彌合信息鴻溝,填補物理距離,降低服務成本,助力小微企業、新市民獲得便捷、高效、優質的金融服務。
下一步,簡普科技將延續其賦能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策略,滿足金融機構不斷增長的需求,助力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積極應對疫情反復可能帶來的影響。據了解,簡普科技向一些城商行的農村居民信貸項目提供系統服務,為農村居民創新創業提供助力。
值得一提的是,簡普科技也在ESG、綠色金融、農村金融與鄉村振興以及海外金融科技業務與投資等方面持續發力。這些工作也對業務產生了反哺作用,實現了自身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平衡。
簡普科技還在尋求新的機會,通過利用現有的基礎和技術進一步實現業務多元化。將全渠道營銷解決方案應用于其他相鄰類別,從而帶來強勁的收入增長。
相信簡普科技可以在數字化轉型之路上漸行漸遠,也相信終究會“厚積薄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