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齊鋰業”)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并披露了聆訊后資料集(即招股書)。貝多財經了解到,天齊鋰業本身是在于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的公司,代碼為“002466”。
另有消息稱,天齊鋰業在港交所發行上市的募資規模預計為10至15億美元。若此次成功上市,天齊鋰業將成為又一家“A+H”兩地上市的鋰業公司。在此之前,贛鋒鋰業已先后于2010年8月、2018年10月登陸深交所、港交所。
據招股書介紹,天齊鋰業是國內一家以鋰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公司。天齊鋰業在招股書中援引根據伍德麥肯茲報告稱,該公司是中國唯一通過大型、一致且穩定的鋰精礦供給實現100%自給自足以及全面垂直整合鋰礦的鋰生產商。
對于赴港上市,天齊鋰業在5月25日披露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稱,H股發行融資對公司的未來發展有著重大意義,有利于公司進一步優化資本結構、降低杠桿率和財務風險,同時降低財務費用、增強盈利能力、適當補充現金流。
根據招股書,天齊鋰業此次募資凈額擬用于償還并購智利礦業化工SQM所欠貸款的未償還債務及相關交易費用、為安居工廠一期建設撥資及營運資金等。而截至2022年6月10日,SQM債務的尚未償還本金額為11.3億美元。
公開信息顯示,天齊鋰業曾于2018年斥資40.66億美元收購智利鋰礦廠商SQM的23.77%的A類股份,成為后者的第二大股東。在收購SQM的同時,天齊鋰業向境內外銀團共借款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33億元)。
天齊鋰業在招股書中援引伍德麥肯茲報告稱,按2021年的鋰精礦產量計,該公司的一家子公司為全球最大的鋰開采運營商,市場份額為38%,且按二零二零一年鋰產生的收入計,天齊鋰業排名第三。
根據同一資料來源,按2021年的產量計,天齊鋰業亦為全球第四大及亞洲第二大鋰化合物生產商,市場份額分別為7%及12%。根據伍德麥肯茲報告,天齊鋰業是中國唯一通過大型、一致且穩定的鋰精礦供給實現100%自給自足以及全面垂直整合鋰礦的鋰生產商。
據智慧芽數據顯示,天齊鋰業及其關聯公司在126個國家/地區中,共有261件已公開的專利申請,其中發明專利占47.51%。分析可知,天齊鋰業的專利布局主要集中于碳酸鋰、電池級、金屬鋰、正極材料、氯化鋰、鋰離子電池、氫氧化鋰等領域。
根據招股書,天齊鋰業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收入分別為48.16億元、32.15億元和75.98億元,毛利分別為26.97億元、13.27億元和46.88億元,年度溢利(凈利潤)分別為-54.80億元、-11.25億元和42.06億元。
而天齊鋰業此前公布的財報數據則顯示,該公司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營收分別為48.41億元、32.39億元和76.6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9.83億元、-18.34億元和20.79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62.19億元、-12.94億元和13.34億元。
天齊鋰業在招股書中稱,凈虧損減少至截至2020年的11.25億元,主要是其于二零一九年就SQM的股權確認的減值虧損減少。于截2021年產生凈利潤42.06億元,主要乃是二零二一年同期的收入及毛利率增加及減值虧損撥回所推動。
2022年第一季度,天齊鋰業的營收為52.57億元,同比增長481.4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3.28億元,而2021年同期則為凈虧損2.48億元;扣非后凈利潤為28.34億元,2021年同期扣非后凈利潤為-1.59億元。
據天齊鋰業此前公告,SQM在2022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7.961億美元。因此,天齊鋰業預計2022年上半年凈利潤預計將因此增加約6.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