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磁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磁谷科技”)通過科創板上市委員會審議,擬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本次沖刺科創板上市,磁谷科技擬募資4.5億元,計劃投向高效智能一體化磁懸浮流體設備生產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公開信息顯示,磁谷科技成立于2006年9月,主營業務為磁懸浮流體機械及磁懸浮軸承、高速電機、高速驅動等核心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主要產品為磁懸浮離心式鼓風機、磁懸浮空氣壓縮機、磁懸浮冷水機組。
磁谷科技表示,其核心技術已取得相應的知識產權保護。截至招股書簽署日,發行人(磁谷科技)及子公司已取得授權專利319項,其中發明專利33項、實用新型專利280項、外觀設計專利6項,授權軟件著作權18項,均為原始取得。
而據智慧芽數據顯示,磁谷科技共有666項專利申請信息,其中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分別占341項、315項,涵蓋321項有效專利。通過算法分析,磁谷科技的專利布局主要專注在磁懸浮、磁軸承、鼓風機、電機轉子、安裝結構等技術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科創板上市委員會在2022年6月8日要求磁谷科技需進一步落實事項就包括:研發樣機的具體性質,是具有具體技術研發內容還是部分訂制改型,報告期內新定型產品的情況,公司近年的獨立研發能力、主要研發成果及未獲發明專利的原因。
同時,要求磁谷科技進一步說明:2021年樣機研發、銷售會計處理與此前是否存在重大差異,對比同行業情況研發費率,是否存在利用研發樣機等調節研發費用、營業收入的情形。請保薦人發表明確核查意見。
財務方面,磁谷科技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營收分別為2.13億元、2.51億元和3.1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112.63萬元、4824.51萬元和5975.93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3693.37萬元、3942.11萬元和4628.71萬元。
2022年第一季度,磁谷科技的營收為2404.60萬元,較2021年同期的3201.42萬元下降24.89%;凈利潤為-344.13萬元,2021年同期則為凈利潤368.60萬元,同比變動-193.36%;扣非后凈利潤-493.70萬元,同比驟降2229.99%,且已由盈轉虧。
磁谷科技在招股書中解釋稱,該公司經營具有一定季節性,通常一季度收入占全年收入比重較低,2020年、2021年公司一季度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年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13.05%、10.17%。
磁谷科技表示,發行人(磁谷科技)項目驗收、收入確認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公司管理和銷售人員工資、研發費用、折舊攤銷等期間費用的發生則相對較為均衡,從而導致公司上半年盈利較低。
同時,2022年一季度,國內奧密克戎疫情持續擴散尤其是上海疫情加劇,對華東地區影響較大,磁谷科技的主要業務區域在華東地區,故其2022年一季度營業收入較2021年同期下降24.89%。伴隨毛利下降,導致其凈利潤同比大幅減少,進而產生虧損。
磁谷科技在招股書介紹稱,2019年度-2021年度,該公司第四季度主營業務收入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5.08%、43.05%、47.60%,第四季度收入占比較高,具有一定季節性。
報告期各期,磁谷科技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7.75%、44.21%、39.16%,呈緩慢下降趨勢、對此,磁谷科技解釋稱,主要受公司產品結構變化和行業競爭加劇導致產品銷售單價降低的影響。
本次沖刺上市前,磁谷科技董事長吳立華直接持有該公司23.35%股份,董事、副總經理吳寧晨直接持有公司20.96%股份。據介紹,吳立華、吳寧晨為父子關系,共同控制公司44.31%股份,為磁谷科技實際控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