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上交所發布科創板上市委2022年第47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星環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星環科技”)、南京磁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獲通過。下一步,星環科技將提交注冊。
據貝多財經了解,星環科技于2013年成立,其上市申請材料2021年11月30日獲得科創板受理。本次沖刺上市,星環科技擬募資19.61億元,將用于投資大數據與云基礎平臺建設項目、分布式關系型數據庫建設項目、數據開發與智能分析工具軟件研發項目。
根據介紹,星環科技是一家企業級大數據基礎軟件開發商,圍繞數據的集成、存儲、治理、建模、分析、挖掘和流通等數據全生命周期提供基礎軟件及服務。星環科技,該公司的軟件產品化程度較高,可以在不同行業實現廣泛布局和快速復制。
星環科技認為,該公司的產品具備長期穩定的潛在需求,已在金融、政府、能源、交通、制造業等眾多主要國民經濟支柱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星環科技已累計有超過1000家終端用戶。
通過自主研發,星環科技已實現多項技術突破。截至招股書簽署日,該公司已獲授權境內專利75項(其中發明專利72項),境外專利8項。而據智慧芽數據顯示,星環科技共有127條專利申請信息,其中有效專利76件。
經算法分析可知,星環科技127條申請專利中共有124件為發明專利,占比高達97.64%。按技術領域來看,星環科技的專利布局主要集中在計算機設備、數據庫、分布式、服務器、元信息和大數據等方面。
財務方面,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星環科技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74億元、2.60億元和3.3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11億元、-1.84億元和-2.45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2.31億元、-2.22億元和-2.82億元。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星環科技的累計未彌補虧損為4.16億元,主要原因是公司正處于快速成長期,在研發、銷售及管理等方面持續投入較大。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星環科技預計未彌補虧損將繼續擴大。
與之對應的是,星環科技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09億元、1.09億元和1.40億元,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2.66%、42.11%和42.46%,研發費用規模占比較高。
同期,星環科技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49億元、1.55億元和2.03億元,銷售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5.59%、59.75%及61.42%。報告期內,星環科技的銷售費用金額逐年增加但占比整體呈下降趨勢。
對比來看,星環科技2021年的收入、毛利率均實現了一定程度的增長。招股書顯示,星環科技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毛利率分別為60.69%、58.02%和58.94%,毛利率整體維持在較高水平且波動較小。
按業務分部來看,軟件產品與技術服務為星環科技的主要收入來源,且貢獻了較高的毛利。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該業務的毛利率分別為64.35%、66.33%及71.83%,整體趨勢穩中有升。
本次發行前,星環科技實際控制人孫元浩自身直接持有公司12.3223%的股份,其自身及通過《一致行動協議》合計控制公司29.9712%的股份。據貝多財經了解,孫元浩也是星環科技的法定代表人、創始人、董事長兼總經理。
機構股東方面,騰訊通過林芝利創持有星環科技11.6876%的股份,產業基金持股7.4557%。除此之外,星環科技的股東還包括方廣資本、啟明創投、恒生電子等,分別持股4.4105%、4.3090%和2.9339%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