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茶葉企業“折戟”IPO。
貝多財經了解到,八馬茶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八馬茶業”)于2022年5月9日申請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文件。根據規定,深交所終止對八馬茶業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審核。
這意味著,八馬茶業沖刺創業板上市宣告失敗。公開信息顯示,八馬茶業1997年成立,于2021年4月遞表創業板并獲得受理。撤回上市申請前的2022年4月26日,八馬茶業還更新了一版招股書(申報稿),并回復了第三輪問詢。
而今,八馬茶業則宣布敗北,終止在創業板上市。
研發實力遭質疑
根據披露,針對八馬茶業每年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比重較小,深交所要求該公司補充說明報告期內發行人研發投入金額及占比、研發人員數量占比、研發人員學歷教育等各項情況與同行業可比企業是否存在較大差異。
同時,進一步說明發行人(八馬茶業)研發投入與業務發展、模式、研發設計能力的匹配性;研發投入占比較小,但與多家機構進行技術合作并參與多個標準的制定工作的合理性,研發投入金額與上述技術開發工作是否相匹配。
對此,八馬茶業解釋稱,與基于主營業務及主要產品所選取的可比公司相比,其研發費用率低于該類可比公司平均水平,主要系瀾滄古茶、中國茶葉主要產品為自主生產。而基于經營模式及銷售渠道所選取的可比公司相比,其研發費用率與可比公司平均水平較為接近。
招股書顯示,八馬茶業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研發投入分別為570.22萬元、328.01萬元和664.12萬元,占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0.56%、0.26%和0.38%。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獲得5項發明專利及其他18項實用新型及外觀設計專利。
而據智慧芽數據顯示,八馬茶業共有14項專利申請信息,其中非外觀專利2項。通過算法分析可知,該公司的專利布局主要專注在包裝罐、產品包裝、立體圖、覆膜機、茶葉盒等技術領域。
據八馬茶業招股書,該公司擬通過IPO募資6.8279億元,計劃投入八馬茶業營銷網絡建設項目、福建八馬物流配送中心建設項目、八馬茶業信息化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等。其中,營銷網絡建設項目擬投入3億元。
此外,八馬茶業在招股書中披露稱,經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調查處理,除1起產品質量問題投訴,1起虛假宣傳投訴,1起產品標簽執行標準投訴被市場監督管理局受理立案外,其他投訴舉報均為消費者無效投訴舉報。
其中,涉及虛假宣傳立案的情況為發行人(即“八馬茶業”)在電商平臺銷售的福鼎白茶在商品參數標注級別,依據國家標準緊壓茶無等級區分,發行人已及時糾正,2022年1月,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羅湖監管局作出不予行政處罰決定書。
涉及其他問題立案為發行人采購浙江林安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每日堅果產品生產標簽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該批次產品已及時銷毀,2021年5月,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羅湖監管局作出不予行政處罰決定書。
業績連年增長
據介紹,八馬茶業是一家全茶類全國連鎖品牌企業,主要從事茶及相關產品的研發設計、標準輸出及品牌零售業務,產品覆蓋烏龍茶、黑茶、紅茶、綠茶、白茶、黃茶、再加工茶等全品類茶葉以及茶具、茶食品等相關產品。
目前,八馬茶業旗下品牌包括“八馬”“信記號”“掌門茶”及“小馬茶趣”等。八馬茶業在招股書中稱,“八馬”已成為國內茶葉知名品牌,具有較高的辨識度,擁有忠實的客戶群體,有利于公司拓展營銷網絡,促進業務發展。
除了茶葉及茶具產品外,八馬茶葉還開發了茶食品、茶飲料、現制現售的新式茶飲等產品,均已實現了對外銷售。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該公司研發設計并銷售的新品數量合計分別為626個、468個以及461個。
圍繞茶生態,八馬茶業也延伸了科研教育、人才培養、技能培訓等業務,并成立了深圳市羅湖區八馬茶業培訓學校。據招股書,八馬茶業創建的線上學習平臺“創富學院”課程總量已達700余節,學員人數超過1萬人,課程總點擊次數超200萬次。
此前招股書顯示,八馬茶業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的營收分別為7.19億元、10.22億元、12.47億元和8.1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810.35萬元、9087.61萬元、1.16億元和7961.01萬元。
而八馬茶葉于2022年4月26日報送的招股書(申報稿)則顯示,該公司2021年度的收入為17.44億元,凈利潤1.62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56億元。
而剔除聯營模式下收入確認政策調整及運輸費用計入成本帶來的影響后,八馬茶業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收入分別為10.23億元、12.47億元和17.2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9087.61萬元、1.16億元和1.62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8663.49萬元、1.10億元和1.56億元。
依賴定制采購
按生產模式來看,八馬茶業的收入主要分為定制采購、自主生產和自主分裝三類。其中,定制采購的占比均超過50%。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八馬茶業來自定制采購的收入分別為6.06億元、6.69億元和9.68億元,占比分別為59.81%、54.06%和56.43%。
同期,自主生產及自主分裝的合計占比均不足50%。報告期內,八馬茶業自主生產的收入分別為3.31億元、3.99億元和5.19億元,占比分別為32.70%、32.27%和30.24%;自主分裝的收入分別為7341.68萬元、1.66億元和2.24億元,占比分別為7.25%、13.43%和13.04%。
八馬茶業在招股書中稱,其對定制采購供應商不存在重大依賴。一方面,在茶葉市場產大于銷的背景下,其憑借自有技術支撐,借助于品牌優勢及渠道資源,為供應商推廣原產地茗茶。另一方面,定制采購供應商可替代性較強,八馬茶業對其不存在重大依賴。
據八馬茶業介紹,鐵觀音及部分巖茶為該公司自主生產,小部分茶葉產品為該公司自主分裝,其他大部分茶葉產品以及茶具、茶食品等均由供應商依據該公司的定制要求及質量標準進行生產并供應,并由該公司統一對外銷售。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八馬茶業已經擁有直營店410家,加盟店2203家。其中,直營店包括361個獨立門店、49個聯營門店。報告期內,該公司獨立門店數量逐年增長,聯營門店數量逐年下降。
除了八馬茶業外,中茶股份(也稱“中國茶葉”)、滄瀾古茶等也在沖刺上市。其中,中茶股份于2021年2月更新了一版招股書,目前暫未實現上市。而滄瀾古茶曾計劃在深交所主板掛牌上市,后撤回材料并擬在境外上市,或將于近期在港交所遞表。
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瀾滄古茶的收入分別為2.50億元、2.99億元、3.80億元和1.8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932.91萬元、7559.45萬元、8116.71萬元和5906.15萬元。
相比之下,中茶股份2017年至2019年的營收分別為12.29億元、14.90億元和16.28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74億元、1.45億元和1.66億元。從規模來看,中茶股份的業績略優于瀾滄古茶和八馬茶業。
此前招股書顯示,瀾滄古茶擬募資6.28億元,將用于全渠道營銷網絡建設項目、普洱茶技術及倉儲中心建設項目、信息化系統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項目。而中茶股份擬募資5.40億元,擬用于云南普洱茶產能建設項目、營銷網絡及品牌建設項目。
截至目前,A股市場暫無茶葉行業上市公司。此前,福建安溪鐵觀音集團、信陽毛尖集團、四川竹葉青茶業、杭州龍井茶業集團等多家知名茶葉行業企業IPO均以失敗告終。另據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茶葉”相關企業超過154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