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禾川科技”,SH:688320)在科創板上市。本次上市,禾川科技發行3776萬股,發行價為23.66元/股,募資總額為8.93億元,略高于此前擬定的募資8.01億元。
按發行價計算,禾川科技的總市值為35.73億元。據貝多財經了解,禾川科技在上市首日,便跌破發行價。2022年4月28日,禾川科技的開盤價為23.00元/股,較發行價下跌2.79%,此后跌幅擴大。
盤中,禾川科技的股價最低報18.58元/股,跌幅一度達到21.47%。截至4月28日收盤,禾川科技報19.70元/股,跌幅為16.74%,總市值為29.75億元。這意味著,禾川科技的市值在上市首日蒸發約6億元。
公開信息顯示,禾川科技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工業自動控制系統核心部件及整體方案提供商,主要從事工業自動化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應用集成。當前,禾川科技的注冊資本為1.13億元,法定代表人為王項彬。
同時,王項彬也是禾川科技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兼董事長。本次發行前,王項彬直接持有發行人(禾川科技)19.76%的股份,通過禾川投資、衢州禾杰和衢州禾鵬間接持有發行人6.02%的股份,直接和間接合計持有發行人25.79%的股份。
IPO后,王項彬直接持股14.82%,直接和間接合計持有禾川科技約19.34%的股份。以發行價計算,王項彬的身價(持倉市值)約為6.91億元。而截至4月28日收盤,王項彬的持倉市值則降至5.75億元,相對減少約1.16億元。
據招股書介紹,禾川科技的主要產品包括伺服系統、PLC等,覆蓋了工業自動化領域的控制層、驅動層和執行傳感層,并在近年沿產業鏈上下游不斷延伸,涉足上游的工控芯片、傳感器和下游的高端精密數控機床等領域。
其中,伺服系統作為禾川科技的核心產品,搭載自主研發的編碼器,在定位精度、速度控制、額定轉矩等核心性能指標上均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在國內品牌廠商中保持優勢地位,2020年公司通用伺服系統的市場占有率約為3%,國產品牌中位列第二。
同時,禾川科技介紹稱,其近年還加大了在工控芯片領域的布局,自主研發設計的驅動控制一體化SIP芯片集成了主控MCU、存儲、運動控制算法和工業實時以太網IP,目前已實現對外銷售。
業績方面,禾川科技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營收分別為3.12億元、5.44億元和7.5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762.17萬元、1.06億元和1.08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4405.10萬元、1.02億元和9919.69萬元。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禾川科技的研發投入分別為4546.99萬元、6740.71萬元和8700.13萬元,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14.53%、12.39%和11.58%。截至2021年12月31日,該公司共有研發人員316人,占員工總數的22.80%
截至2022年3月16日,禾川科技共擁有19項發明專利、82項實用新型專利、67項外觀設計專利、80項軟件著作權、9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全面覆蓋數百種型號的工業自動化控制核心部件。
據智慧芽數據顯示,禾川科技截至最新共有237項專利申請信息,其中非外觀專利申請171項,最早專利申請是2012年。通過算法分析,禾川科技近期主要專注在伺服電機、編碼器、控制器、伺服驅動器、動力線等技術領域。
禾川科技在招股書中稱,其產品目前已廣泛應用于3C電子、光伏、鋰電池、包裝、紡織、物流、機器人、木工、激光等行業,并覆蓋了工業富聯、寧德時代、順豐控股、三通一達、隆基股份、捷佳偉創、先導智能、藍思科技、埃夫特等多家行業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