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明月鏡片(SZ:301101)發(fā)布2021年年度報告以及2022年第一季度報告。據貝多財經了解,這是明月鏡片上市后首次發(fā)布財報。財報顯示,明月鏡片2021年度以及2022年第一季度的業(yè)績均實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增長。
2021年度,明月鏡片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5.76億元,同比增長6.65%;實現(xiàn)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209.09萬元,同比增長17.27%;實現(xiàn)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7443.22萬元,同比增長17.30%。
按收入結構劃分,明月鏡片2021年的鏡片業(yè)務收入為4.52億元,同比增長3.72%;原料業(yè)務收入為6151.33萬元,同比增長26.69%。按銷售模式劃分,明月鏡片2021年的直銷渠道收入為3.46億元,經銷渠道收入為1.75億元,占比分別為60.08%、30.33%。
而在2022年第一季度,明月鏡片的收入為1.36億元,同比增長13.26%;凈利潤2211.38萬元,同比增長70.01%;實現(xiàn)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720.33萬元,同比增長30.81%。
根據此前招股書,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明月鏡片的營收分別為5.09億元、5.53億元和5.40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284.66萬元、6984.60萬元和7000.49萬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407.19萬元、6592.46萬元和6345.27萬元。
貝多財經了解到,明月鏡片成立于2002年9月,是一家國內領先的綜合類眼鏡鏡片品牌商,業(yè)務涵蓋樹脂原料的研發(fā)、生產及銷售,鏡片光學結構、光學膜層及功能化鏡片的研發(fā)及設計,樹脂鏡片大規(guī)模工業(yè)化生產及個性化定制生產,鏡架設計及成鏡的生產、銷售。
根據Euromonitor歐睿國際發(fā)布的《中國鏡片行業(yè)白皮書》,在2020年中國鏡片行業(yè)零售格局中,以零售量計,明月鏡片以10.7%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一,是唯一一家零售量占比超過兩位數的鏡片品牌。
據貝多財經了解,2021年12月16日,明月鏡片在深交所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發(fā)行3358.54萬股,發(fā)行價為26.91元/股,募資9.04億元。上市首日,明月鏡片的開盤價為60元/股,收報67.09元/股,較發(fā)行價上漲149.31%。
截至2022年4月24日收盤,明月鏡片則收報32.13元/股,仍高于IPO發(fā)行價。特別說明的是,明月鏡片于2022年4月24日盤中一度跌至31.01元/股,股價再創(chuàng)歷史新低。相比之下,明月鏡片于2021年12月16日上市首日則最高上漲至78.04元/股。
按此計算,明月鏡片的股價累計跌幅已經達到60.26%。而按照2022年4月24日收盤價計算,明月鏡片的股價累計跌幅接近六成(約58.83%)。對應的市值由早前的104億元,降至43億元,累計蒸發(fā)約61億元。
在明月鏡片IPO前,明月實業(yè)直接持有73.45%的股份,為該公司控股股東。穿透股權可知,明月鏡片的實際控制人為謝公晚、謝公興和曾少華,合計控制該公司83.93%的表決權,三人分別直接持股3.26%、3.26%和1.63%。
IPO后,明月實業(yè)持股55.09%,謝公晚、謝公興均分別持股2.45%,曾少華持股1.22%。其中,謝公晚擔任明月鏡片董事長一職,謝公興為該公司總裁(總經理),曾少華曾任明月鏡片副總經理等職,現(xiàn)任丹陽潔優(yōu)執(zhí)行董事。
另據介紹,謝公晚、謝公興為兄弟關系,曾少華是謝公晚妹妹的配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