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創新奇智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創新奇智”, HK:02121)公布2021年年度業績。據貝多財經了解,這是創新奇智自2022年1月27日上市后公布的首份財報,也是首個年報。
2021年,創新奇智的營收為8.61億元,同比增長86.3%;毛利2.67億元,同比增長98.5%;毛利率達31.0%,同比提升1.9個百分點;年內虧損(凈虧損)6.35億元,較2020年同期的虧損3.61億元擴大76.11%。
而扣除可贖回股份金融負債的財務成本、股份支付費用及上市費用等項目后,創新奇智2021年錄得經調整凈虧損1.42億元,相對略有收窄。相比之下,創新奇智在2019年、2020年的經調整凈虧損分別為1.60億元和1.44億元,三年合計虧損4.46億元。
創新奇智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徐輝表示,“未來我們堅持以良性成長與可持續經營作引領,從技術、產品、行業、工程、商業化等多方面配置資源要素,推動整個集團協同發展和有機成長。”
同時,徐輝在點評創新奇智2021年財報時稱,“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持續不斷進行技術創新,不斷加強經營管理,為客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為社會貢獻更多的價值,為股東帶來更豐厚的回報。”
但據貝多財經了解,徐輝所謂的“為股東帶來更豐厚的回報”恐怕難以實現。就目前來看,創新奇智自從2022年初上市至今,股價累計跌幅已經接近四成。在此之前,創新奇智的股價還曾在2022年3月16日盤中跌至7.57港元/股,累計下跌約71.22%。
據了解,創新奇智成立于2018年2月,是創新工場的AI子公司,提供全棧式AI產品和解決方案,包括AI平臺、算法、軟件及AI賦能設備,從而為企業實現降本增效及通過業務經營及信息管理的智能轉型優化決策。
此前招股書顯示,創新奇智是一家中國領先的企業AI解決方案提供商。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于2020年,以收入計,該公司為中國企業AI解決方案市場上第三大AI技術驅動型解決方案提供商。
特別說明的是,創新工場相關主體為創新奇智最大股東。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為止,創新工場、創新工場育成、汪華及陶寧合共持有創新奇智已發行股本約30.01%(分別為26.24%、1.68%、1.68%及0.42%),且為一致行動人。
另據了解,創新奇智董事長為創新工場的董事長兼CEO李開復。早前,李開復曾點評稱,“在創新工場預測的人工智能四波發展浪潮里,創新奇智的業務跨越第二波商業智能化和第三波實體世界智能化。”
而在2022年1月27日,創新奇智登陸港交所,IPO發行價為26.30港元/股,募資凈額為10.7億港元,總市值147.02億港元。上市首日,創新奇智便跌破發行價,收報19.60港元/股,跌幅達到25.48%,市值在上市首日就蒸發約37億港元。
截至2022年3月31日,創新奇智的股價收報16.02港元/股,較IPO發行價累計下跌39.09%,對應的總市值為89.60億港元。按此計算,創新奇智的市值累計已蒸發約57億港元,相當于其2021年全年收入的5倍有余。
事實上,上市首日破發的情況并非創新奇智獨有。2022年3月17日,AI(人工智能)企業格靈深瞳(688207.SH)以每股39.49元的發行價登陸上交所科創板,首日開盤即跌破發行價。
截至2022年3月31日,格靈深瞳的股價收報28.67元/股,較IPO發行價的累計跌幅為27.40%,總市值為53.03億元。而在2022年3月30日盤中,格靈深瞳的股價一度跌至28.19元/股,創上市以來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