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創新奇智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創新奇智”)通過港交所聆訊。如若進程順利,創新奇智或將在2022年春節前實現港交所上市。在此之前,創新奇智曾于2021年6月首次遞表。
據貝多財經了解,創新奇智在港交所上市后,將成為國內“AI+制造第一股”。此前的2021年11月5日,鷹瞳科技以“2251”為代碼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正式成為“醫療AI第一股”。
隨后的2021年12月30日,AI四小龍之一的商湯科技也登陸港交所,成為港股AI第一股。而今,創新奇智意在沖刺“AI制造第一股”。就目前來看,成立于2018年的創新奇智或難以支撐這一抬頭。
招股書顯示,創新奇智2018年的收入主要來自終端用戶,而在2019年、2020年則變成系統集成商。這代表著,創新奇智的重心已經由前臺轉至后方,從直接面對企業轉向通過系統集成商實現。
根據招股書介紹,創新奇智是一家中國領先的企業AI解決方案提供商。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于2020年,以收入計,該公司為中國企業AI解決方案市場上第三大AI技術驅動型解決方案提供商。
從技術成果方面來看,創新奇智已經獨立開發了三個世界級的專有AI平臺:ManuVision(機器視覺智能平臺)、MatrixVision(邊緣視頻智能平臺)以及Orion(分布式機器學習平臺)。
招股書顯示,創新奇智的主要客戶包括終端用戶及制造業、金融服務及其他行業的系統集成商。2018年、2019年、2020年及截至22021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分別擁有總計50名、150名、157名及130名客戶。
報告期內,創新奇智來自最大客戶的收入分別占該等期間其總收入的約9.8%、7.2%、11.6%及14.0%。同期,來自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占該公司該等期間總收入的約38.8%、29.3%、42.1%及44.3%。
作為一家成立不到4年的公司,創新奇智的收入十分可觀,其中2019年、2020年的營收分別為2.29億元、4.62億元,在2020年實現了翻倍式增長;2021年前三季度,其營收5.53億元,較2020年同期的2.98億元增加85.57%。
截至目前,創新奇智尚未實現盈利。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創新奇智的凈虧損分別為0.71億元、4.35億元和2.33億元,對應的調整后凈虧損分分別為0.45億元、0.81億元和0.87億元。
創新奇智在招股書中解釋稱,該公司的虧損凈額乃主要由于于往績記錄期間產生的高額一般及行政開支以及研發開支。同時,經調整虧損凈額亦是如此,但相對而言這一指標保持穩定。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前三季度,創新奇智的研發開支分別為1.13億元、1.82億元和1.77億元,一般及行政開支分別為1.27億元、1.95億元和3.11億元,銷售及分銷開支分別為0.76億元、0.60億元和0.91億元。
據智慧芽數據顯示,創新奇智共申請專利43件,多數為發明專利,最早的專利申請是在2018年。近3年專利增長率為1800.00%,遠超同行平均水平。從研發團隊情況來看,該企業有33個發明人。
而根據創新奇智招股書介紹,其對研發活動的持續投入產生了豐富的知識產權。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其已申請634項AI相關專利,成功注冊了126項AI相關專利,其中發明專利79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