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裝“洋老頭”在中國做床墊生意,慕思股份實屬是把營銷策略“拿捏了”。
近日,證監會針對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慕思股份”)上市發布了一份問詢函,其中包含了59個問題,第26問直指慕思股份的“洋味兒”廣告。
其中,證監會要求慕思股份詳細說明“胡子花白、身著白衣、戴眼鏡”外國老人形象的基本情況、與產品的關系;是否對外宣傳該人,與實際情況是否相符;以及對外宣傳自身產品是否表述恰當,是否存在虛假宣傳等。
或許很多人還沒有用過慕思床墊,但是一定對其戶外廣告牌上的那個“洋老頭”印象深刻:這張洋老頭的照片幾乎沒有變過,永遠都是戴著眼鏡,目光深邃,穿著白襯衫,唯一的變化就是最開始叼著煙斗,后來消除了煙斗。加之畫面上一些諸如“源自1868年”“法國皇家設計師”等含糊其辭的廣告語,可能讓絕大多數人以為慕思床墊是一個洋品牌,而且是品味高端。
但據相關媒體爆料,慕思品牌的床墊,成本900元售價卻可以高達6000元,可謂暴利。也正是因為如此,慕思股份被直指“割韭菜”,并頻頻因為各種夸張的推廣宣傳引發爭議。
但隨著慕思股份申請上市遞交招股書,其迷霧背后的“真相”也浮出水面。
事實上,慕思股份沖刺上市以來并不算順利,且屢次陷入輿論危機:從準備近一年才在2021年6月正式向深交所遞交招股書,到期間被湖北、四川等多地經銷商舉報不開發票,以及被爆出拖欠員工社保……
而今,再到證監會更是對《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反饋意見》,向其發出的59項“靈魂拷問”。
神秘“洋老頭”僅是噱頭,IPO之路難言順利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慕思股份如今業務遍布全球,全靠這位神秘“洋老頭”。
公開信息顯示,慕思股份成立于2007年,注冊地址位于廣東省東莞市,主要從事健康睡眠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中高端床墊、床架、床品和其他產品等,其中床墊為核心產品。
根據介紹,慕思股份十分重視健康睡眠理念的推廣,通過極具辨識度的“老人形象”品牌視覺錘向廣大消費者傳遞公司專業和專注的工匠精神,“慕思”品牌已深入人心,慕思床墊在國內市場銷售排名第一。
身為一家中國品牌,慕思股份從引進外國知名設計師,到與歐洲公司合作,引進材料和技術,再到直接在國外開店,通過一系列“加洋味兒”運作,意在打造一種高端、奢華、匠心的品味,而高端的東西往往意味著高價。
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神秘老人”只不過是國外普通老頭,和慕思股份的產品也沒有任何關系。換句話說,慕思股份只不過是一個地道的國產品牌。
據慕思股份回應證監會的問詢時表示,2009年慕思股份與這個老頭(名字為Timothy James Kingman)簽下協議,買斷了他的肖像權,就連這個老頭本人也不得再繼續商用。此外,還有媒體曾報道稱,這個老頭是深圳某個學校的外教。
近年來,隨著媒體的質疑聲越來越大,央視曝光家居品牌“達芬奇”為假洋品牌等之后,慕思股份也不再宣傳其是法國品牌,并將“創始于1868年”改為“來自1868年的眷戀”,并把“皇家”二字去掉等來回避風險。
此次問詢,不僅是上市監管的必要,也關乎廣大消費者切身利益。至此,慕思股份的營銷策略也浮出水面,利用人們追捧進口產品的消費心理,然后靠這位神秘老人打造虛幻的洋品牌形象,從而常年“收割智商稅”。
值得注意的是,慕思股份也曾因涉嫌偷稅漏稅問題頻遭舉報。針對相關問題,慕思股份尚未做出全面合理的回應。
毛利率水平不俗,營銷費用率遠高于同行
對比行業來看,慕思床墊的收入已經排在行業前列,但低于喜臨門、夢百合和和顧家家居等。
以喜臨門為例,該公司2020年度實現營業收入56.23億元,同比增長15.53%;凈利潤約為3.13億元,同比下降17.6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3.13億元,同比增長18.35%。
2021年前三季度,喜臨門實現營收50.43億元,同比增長46.0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4億元,同比增長107.47%。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9.36億元,同比增長31.0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6億元,同比增長13.42%。
而慕思股份招股書顯示,其2018年至2020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1.88億元、38.62億元、44.52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16億元、3.33億元、5.36億元。按此來看,慕思股份的營收低于喜臨門,但凈利潤規模卻高于后者。
與之對應的是,慕思股份的綜合毛利率高于同行,在報告期內約領先5個百分點。不過,其凈利率在2018年、2019年略低于均值。而在2020年,這一情況則發生了變化,慕思股份的凈利率水平約為同行的兩倍,即為12.05%,而其同行的凈利率均值則為6.49%。
作為一家偽“洋品牌”,慕思股份花了更多的錢來打廣告,營銷費用率約在兩到三成。具體來看,其2018-2020年的銷售費用分別為9.80億元、12.10億元和11.05億元,銷售費用率分別為30.73%、31.32%和24.82%。
相比之下,慕思股份同行可比上市公司的銷售費用率均值分別為18.34%、17.22%、16.44%。
僅就廣告費而言,慕思股份2018年至2020年的廣告費用分別為3.45億元、4.45億元和3.96億元,占營收的比例分別為10.90%、11.67%、8.96%。同期,其列舉的同行可比上市公司廣告費用率平均值分別為4.95%、3.98%、3.78%。
欲從“制造”到“智造”,慕思的路在何方?
但不得不說的是,慕思股份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和前瞻性。
曾幾何時,家具制造企業還被大多數人認為是手工作坊式的工廠。但在市場需求拉動下,睡眠產業早已開始從制造走向智造。
據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睡眠產品產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4000多億元,并將于2030年突破萬億元,而且近5年我國睡眠相關企業注冊數量明顯上漲,62%的相關企業成立于5年內,僅2018年至2020年,我國新增超過1400家睡眠相關企業注冊。
相比之下,早在2015年,慕思股份就已經開始積極布局數字化轉型及智能制造,在研發、生產、技術等各個環節開展數字化建設。
慕思股份通過整合全球先進工業產業資源,打造了具備柔性化、個性化生產能力的現代大規模定制化軟體家具生產基地——工業4.0數字化工廠,并通過對生產線進行自動化和智能化改造,慕思工業4.0數字化工廠實現了產品智能自動生產、物流智能自動傳輸和倉庫智能自動倉儲等功能,打通了從客戶下訂單到產品交付的全自動化流程。而高智能化、高標準化生產保證了在大規模定制或者大規模生產和研發的同時,還能確保產品品質的標準化,降低出錯率。
此外,2019年2月慕思股份還開啟了在華東領域的數字化探索;隨后2020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的浙江嘉興華東基地,建筑面積約為40萬平方米,總投資30億元,項目投產初步規劃產能床墊達5000張/天。
在此背景下,慕思股份的市場供應能力得以大幅提升,實現高效能,最終以高質量的制造能力助推慕思品牌建設的“高質量發展”。
如今,上市中的慕思股份還開啟了數字化2.0階段,計劃全面賦能產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激活企業創新潛能,在智造的時代洪流中不斷錘煉企業核心競爭力。
借助上市蓄力,慕思股份將進一步升級數字化建設,打造全球高端健康睡眠的產業高地,讓更多人享有健康睡眠,但被撕下“洋品牌”面具的慕思股份還能“俘虜”投資者的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