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小米正式發布了小米12系列智能手機,其中小米12 Pro搭載了自主研發的芯片“澎湃P1”。據悉,這款芯片搭配小米的120W充電技術,可以同時實現大容量和高功率充電,滿足用戶對續航和充電速度的雙重需求。
截至最新,小米已經發布了澎湃S1、澎湃C1、澎湃P1三款自研芯片。智慧芽數據顯示,目前小米及其關聯公司在芯片領域的已公開專利申請為740余件,其中授權發明專利320余件。
與此同時,近年來手機廠商紛紛布局芯片領域,推出自研芯片,如華為麒麟芯片、vivo的ISP芯片V1、OPPO的NPU芯片MariSilicon X等。通過智慧芽全球專利數據庫,比較蘋果、華為、小米、oppo、vivo五家手機廠商在芯片相關領域的專利儲備可知,五家企業均已有豐富的專利布局。
蘋果及其關聯公司截至最新已公開的芯片領域的專利申請量為2000余件,其中授權發明專利1400余件;
華為及其關聯公司截至最新已公開的芯片領域的專利申請量為4300余件,其中授權發明專利1600余件;
oppo及其關聯公司截至最新已公開的芯片領域的專利申請量為1700余件,其中授權發明專利420余件;
vivo及其關聯公司截至最新已公開的芯片領域的專利申請量為720余件,其中授權發明專利140余件。
以該技術領域內的專利申請總量來看,華為在五家企業中總量遙遙領先;而從授權發明專利量在專利申請總量中的占比來看,蘋果則以近7成的占比,遠高于其余四家企業。智慧芽咨詢專家表示,一般來說,在某一領域內,專利申請總量越高,授權發明專利占申請總量的比例越高,反映了該公司在這一領域內的技術創新水平較高。
圖1:五家手機廠商芯片專利數據分析
(備注:數據根據12月29日檢索結果,智慧芽全球專利數據庫收錄數據包括126個國家/地區中已經公開的專利,一般來說,專利從申請到公開可查詢,需要4到18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