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由蒙牛集團主辦,第四范式、海創匯聯合承辦,阿里巴巴、德勤、華為云、SAP、金蝶、聯想等聯合支持,以“數智蒙牛 向新而行”為主題的“牛客松”創新技術大賽宣告正式啟動。
第四范式總裁裴沵思在現場發表了以“AI決策驅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為主題的演講。裴沵思表示,第四范式成立至今已有7年,致力于把AI應用落地到傳統企業,愿景是助力更多的企業讓機器幫助他們做決策。
在裴沵思看來,AI其實一點也不神秘,并稱“就是把規律類邏輯和運籌規劃類邏輯應用到企業決策的各個方面,并將‘無限供給’‘無限需求’之間怎么產生更好的連接。”
而將這兩個AI邏輯就是決策的邏輯,即“讓機器替我們做更多的決策,就是讓機器做那些未來可能會以快速的幾何的速度提升的決策,其實我們就是在改變一家組織的整個決策邏輯”。
在這個過程中,從“靠人決策”,變成“人機互動混合”的模式。與此同時,在這個決策鏈條上快速提升,讓機器做更多決策,人來幫助機器做決策,形成一個邏輯。
由于在核心技術上的突破,能讓這個供需關系的交易成本快速降低,進而產生質變,對傳統企業產生正向反饋。正因此,一些先進的傳統企業,其實都在用這樣的方式不斷地迭代自己的系統,迭代自己的業務流程。
裴沵思以一個快速消費品企業為例稱,“它一方面把我們所有的訂單放到線上,這樣在每個消費者和它接觸的過程中,相當于有一個門店的阿姨,知道他想要什么,把這方面的成本相當于降的最低,或者供給提的最高。同時把那些物理的門店變成了這張巨大的數字化的供給網絡里面的履約節點,每個門店的店長其實是在這些巨大的流量過程中,能夠讓他產生更合理的履約,以更高效的方式交付客戶需求的運營邏輯,這是一家傳統企業。”
對于機械制造企業而言,“除了要把機械賣給客戶以外,它要編織巨大的網絡,像滴滴打車一樣遍布各地,需要提前了解,及時了解設備的好與壞,快速的與維修備件和個體進行對應,實現它的設備維修的供給提升。這些點都用到了剛才的邏輯,把我整個的有限資源通過技術的手段逐漸的優化,從量變實現質變。”
裴沵思認為,AI可以輔助人們做出很多重要的決策,經過一個決策和運籌的環節能夠給出關鍵節點上的判斷,“這些決策其實都是通過AI和人類的輔助,可以把它的效率提到一個更高的水平。”
基于業務模式的轉變、外部環境的變化,數字化結構開始變成外伸式,允許在企業邊緣做出一些創新、迭代,形成一些敏捷性的組織。換句話說,整個企業內部系統之上有更多的數字化外延。
在裴沵思看來,企業面對的智能化,實際上是在企業根本生產力和供需關系上的結構性優化,實際上要求我們有一個更智能、更面向機器決策的系統誕生,能夠產生更高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