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微創醫療(HK:00853)旗下的上海微創醫療機器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微創機器人”,HK:02252)在港交所上市。
據貝多財經了解,微創機器人由微創醫療分拆而來,致力于設計、開發及商業化手術機器人,以協助外科醫生完成復雜的外科手術。此次上市,微創機器人的IPO定價43.2港元,募資凈額為14.574億港元。
上市首日,微創機器人曾出現一度出現破發,但最終回正,盤中最高漲幅達14.35%。截至收盤,報45.8港元/股,較IPO發行價漲6.02%。按收盤價計算,微創機器人的市值約為436.55億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微創機器人是最近在港交所上市少數在上市首日能夠錄得收漲的新股,尤其是生物科技類公司。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以來,“新股破發”已經成為常態,其中包括前不久上市的心瑋醫療、先瑞達醫療和堃博醫療等。
富途提供的信息顯示,2021年8月20日在港交所掛牌的心瑋醫療(HK:06609)、8月24日掛牌的先瑞達醫療(HK:06669)、9月24日掛牌的堃博醫療(HK:02216)和9月29日掛牌的創勝集團(HK:06628)在上市首日分別收跌24.56%、26.05%、19.79%和17.25%。
而2021年10月13日在港交所掛牌的和譽生物(HK:02256)、10月19日掛牌的微泰醫療(HK:02235)則在上市首日雙雙收平。據了解,和譽生物雖然于2021年10月13日上市,但因港交所因臺風休市,直至10月15日才開始交易。
據了解,和譽生物10月15日的開盤價為12.30港元/股,收報12.49港元/股,略低于12.46港元/股的IPO發行價。截至2021年11月2日收盤,和譽生物的股價收報11.98港元/股,較發行價累計下跌3.85%,總市值為84.16億港元。
相比之下,心瑋醫療在2021年11月2日的收盤價僅為79.00港元/股,再創歷史新低。貝多財經計算發現,這一價格較其IPO發行價171港元/股已累計下跌53.80%,歷時約70天;總市值降至30.68億港元,相對減少約35.73億港元。
而在2021年9月,高盛曾發表報告,稱心瑋醫療-B(06609.HK)是內地神經介入醫療設備市場的先行者,首予“買入“評級,目標價218港元。報告指出,心瑋醫療具全面產品線,覆蓋急性缺血性中風(AIS)、出血性中風及頸動脈狹窄。
和心瑋醫療相似的是,先瑞達醫療的股價也屢創新低。截至2021年11月2日收盤,先瑞達醫療收報12.06港元/股,較其IPO發行價23.8港元/股累計下跌49.33%;總市值降至37.79億港元,相對蒸發約36.7億港元。
根據富途數據,截至2021年11月2日收盤,堃博醫療、創勝集團上市至今的累計跌幅分別為41.07%、-43.81%,而早前在港交所掛牌交易的騰盛博藥(HK:02137)、醫脈通(HK:02192)則分別累計上漲12.36%、54.41%。
和一般生物科技公司一樣,此次在港交所上市的微創機器人同樣處于早期投入的階段,其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分別虧損為6980.1萬元、2.09億元和2.43億元。
就目前來看,微創機器人上市首日的表現一定程度上意味著,港股的打新市場有所回暖。據了解,微泰醫療自2021年10月19日上市至今,仍保持著高于發行價的狀態。
貝多財經發現,接下來的幾個交易日,還將有鷹瞳科技、三葉草生物等生物科技類公司即將在港交所上市,目前已經結束招股等待掛牌的還有優矩互動(UJU holding)、京城佳業、鴻承環保科技等。
此外,安能物流、貝特集團控股等正在招股,而通過聆訊、暫未啟動招股的則包括天潤云、諾威健康、網易云音樂等,更有公司因未及時招股而被港交所標注為“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