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銳德(SZ:300001)發布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報告顯示,特銳德2021年前三季度營收保持增長態勢,而凈利潤規模則出現了大幅下滑,陷入“增收不增利”狀態。
具體來看,特銳德2021年前三季度營收56.26億元,同比增長21.8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361.16萬元,同比減少38.2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2588.1萬元,同比減少61.90%。
單就2021年第三季度而言,特銳德的營收為22.35億元,同比增長13.45%;凈利潤為5.21億元,同比減少51.4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2472.26萬元,同比減少72.26%。
據貝多財經了解,特銳德在2021年第二季度就已經出現了歸母凈利潤大幅減少的情況。此前的財報數據顯示,其2021年第二季度的歸母凈利潤為613.6萬元,同比減少92.8%。
相比之下,特銳德2021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13.9億元,同比增長77.2%;實現歸母凈利潤1538萬元,而2020年第一季度則為凈虧損7271.8萬元,同比扭虧為盈。
對比來看,特銳德的凈利潤規模環比有所增加,從2021年第一季度的虧損7271.75萬元,到2021年第二季度的盈利613.6萬元,進一步增加至2021年第三季度的利潤2472.26萬元。
不過,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特銳德在2021年第二季度錄得扣非后凈虧損371.96萬元,而2021年第一季度、第三季度分別為扣非凈利潤373.12萬元、2472.26萬元,前三季度扣非凈利潤2588.12萬元。
貝多財經發現,2020年初至今,特銳德的業績表現一直都不算理想。
此前財報數據顯示,特銳德2020年度實現營業總收入74.21億元,同比增長10.11%;歸母凈利潤1.73億元,同比下降35.96%;扣非后凈利潤為6192.91萬元,較2019年的凈利潤1.51億元下降59.06%。
根據特銳德介紹,其2020年業績承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該公司計提資產減值損失0.25億元、信用減值損失1.43億元,以及充電場站加速投建導致固定資產折舊增長。
對于特銳德2020年度表現,多家機構下調對其2021年度的凈利潤預測。其中,光大證券研報稱,預計特銳德2021-2023年歸母凈利潤4.89/7.34/10.21億元,其中2021-2022年凈利潤預測分別下調19%、14%。
值得一提的是,特銳德還在推進旗下特來電分拆上市事宜。此前,特銳德曾于2020年11月公告稱,擬啟動分拆子公司特來電至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同年12月2日,特來電在青島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登記。
特銳德早前財報數據顯示,特來電2016年、2017年的凈虧損分別為2942.3萬元、1948.9萬元。特銳德在其2017年財報中表示,2018年特來電的目標是將虧損減少至1億元左右,并爭取達到盈虧平衡。
2019年4月,特銳德董事長于德翔曾表示,特來電在前四年累計虧損6億元后,已于2018年跨過盈虧平衡線。而數據域顯示,特銳德自2009年上市至2013年的凈利潤合計也僅為4.9億元。
而根據特銳德2019年12月公布的特來電增資控股公告,2018年與2019年前7個月,特來電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89億元與5.85億元,凈虧損分別為1.36億元與5676.61萬元,與早前預測存在差異。
2021年1月9日,特銳德披露的特來電增資擴股公告顯示,特來電2019年的營收為16.60億元,凈虧損為1.11億元。2020年前9個月,特來電營收6.75億元、凈虧損1.15億元。
而結合特銳德發布的2020年財報數據可知,特來電(本部)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別虧損2942.3萬元、1948.9萬元、1.36億元、1.11億元、7769.6萬元,五年期間合計虧損3.74億元。
以此來看,特來電的盈利能力較弱,獨立支撐發展并不現實,仍需要股東持續輸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