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發布的《關于下架侵害用戶權益APP名單的通報》顯示,尚有96款APP未按時限要求完成整改。貝多財經發現,這96款APP包括格林、驢媽媽旅游等。
與此同時,工信部還披露了各地報送的下架應用軟件名單。其中,浙江報送的好機惠、大學情報局、秀購、萬馬愛充等APP在列。據了解,萬馬愛充為A股上市公司萬馬股份(002276.SZ)旗下產品。
根據通報,萬馬愛充APP(5.5.3)存在的問題為“違規收集個人信息”,應用開發者為浙江萬馬愛充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即“萬馬愛充”)。其中,萬馬愛充為萬馬股份的控股孫公司。
根據萬馬愛充官網介紹,其專注于電動汽車高品質快充服務,是上市公司萬馬股份旗下品牌。公司總部位于杭州,目前已在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在內的20余座城市設立城市公司,實際業務運營遍及全國50余座城市。
萬馬愛充宣稱,其作為萬馬股份一體兩翼戰略的核心組成部分,致力于在全國范圍內提供新能源充電站(樁)整體解決方案,成為最具價值的城市交通服務商。根據萬馬股份此前介紹,其充電樁軟件系統均由萬馬愛充自主研發。
公開信息顯示,萬馬股份成立于1996年,總部位于浙江杭州,2009年在深圳中小企業板上市交易。主營電線電纜、高分子材料、汽車充電設備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家重點發展的高新技術企業。
2020年度,萬馬股份實現營業總收入93.22億元,同比下降4.35%;實現歸母凈利潤2.2億元,同比增長0.9%。其中,“電力產品”營業收入為54.70億元,占收入的比例為58.68%。
相比之下,萬馬股份來自新能源板塊的收入還尚未突破1億元。數據顯示,其2020年新能源板塊的充電量為2.78億度,較2019年的2.57億度增長13.18%;充電樁銷售收入為5422萬元,同比2019年的4318萬元增長長25.57%。
工商信息系統顯示,萬馬愛充成立于2014年,注冊資本為1億元,法定代表人為張珊珊。股東方面,萬馬愛充由萬馬奔騰新能源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萬馬新能源”)全資控股,后者則由萬馬股份全資控股。
除了萬馬愛充外,萬馬新能源的下屬子公司包括:萬馬聯合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浙江萬馬新能源有限公司、浙江萬馬光伏有限公司等。截至2020年末,萬馬新能源公司的總資產為87.91億元,凈資產為8.80億元。
根據萬馬股份2020年財報,萬馬新能源公司在2020年的收入為23.83億元,凈虧損10.06億元。相比之下,該公司2019年的收入為25.41億元,凈虧損11.23億元。
公開數據顯示,虧損是充電樁服務商的普遍狀態。每日商報曾在2020年4月報道稱,特銳德(SZ:300001)董事長于德翔曾公開表示,“特來電做充電投資了70億元,前幾年累計虧損12億元,現在剛剛進入經營盈虧平衡期”。
經貝多財經梳理了解到,特銳德旗下特來電(本部)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分別虧損2942.3萬元、1948.9萬元、1.36億元、1.11億元和7769.6萬元,五年期間合計虧損3.74億元。
另據了解,特來電、星星充電正在籌劃獨立上市一事。2020年下旬,星星充母公司萬幫數字能源、特來電先后和券商達成輔導協議,并分別在江蘇證監局、青島證監局進行了備案,擬在A股上市。
相比之下,萬馬愛充尚未有此打算。2021年初,有投資者向萬馬股份提問稱“公司作為國內充電樁業務的領先企業,為什么沒有把新能源業務收入作為專門收入分類科目?公司與特銳德的經營模式和充電樁的網點布局量有多大差距?”
對此,萬馬股份提則回復稱,公司充電樁業務收入占公司整體營收的比例較小,充電樁業務收入體現在公司半年報、年報的營業收入構成表中的貿易、服務及其他。
而萬馬股份2020年財報顯示,其2020年的貿易、服務及其他收入為3.29億元,較2019年的3.61億元減少9.07%,占總收入的比例為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