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顯示,福建海創光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創光電”)及其保薦人興業證券撤回上市申請文件。因此,上海證券交易所決定終止對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的審核。

據貝多商業&貝多財經了解,海創光電于2023年5月遞交招股書,報考在科創板上市,原計劃募資12.60億元。其中,將用于海創光電產業園項目(一期)、總部及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而2024年12月,海創光電更新的招股書則顯示,該公司的擬募資金額調整為7.6億元。對比可知,海創光電刪減了“補充流動資金項目”,該項目原計劃投入5億元。與之對應的是,上海證券交易所曾在第一輪問詢函中關注了募投項目。


具體而言,問詢函要求海創光電說明募投項目目前的建設情況,募投項目建成后原廠房是否搬遷,如是具體分析搬遷難度、預估費用及時間,對發行人(即“海創光電”)生產經營的影響。
同時,上海證券交易所在問詢函中要求海創光電說明募投項目實施后產能變化情況,并結合發行人業務模式、產能利用率、產銷率,市場需求及競爭狀況、在手訂單等,分析新增產能的消化風險。
據招股書介紹,海創光電是一家以光電子技術研發與應用為核心,為新一代激光應用系統提供解決方案的企業,產品主要包括激光光學元器件及激光模組,可以實現激光的發射、傳輸及接收等功能。
海創光電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已形成激光雷達業務、工業激光業務、光通訊業務、生物醫療及其他業務四大業務板塊。其中,激光雷達業務、工業激光業務為該公司的核心收入來源。
業績方面,2022年、2023年和2024年,海創光電的營收分別約為6.06億元、8.33億元和6.61億元,凈利潤分別約為7362.53萬元、1.22億元和6533.50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約為5600.75萬元、1.14億元和6221.44萬元。

不難發現,海創光電的業績有所波動。其中,2024年的營收同比減少20.75%至6.61億元,僅略高于2022年的6.06億元。與此同時,該公司2024年的凈利潤同比減少46.56%至6533.50萬元,而2022年則約為7362.53萬元。
對比可知,海創光電的核心業務板塊——激光雷達業務、工業激光業務均有所下降。其中,來自激光雷達業務的收入分別約為3.09億元、4.85億元和3.22億元,占比分別為51.18%、58.18%和48.96%。
相比之下,海創光電的工業激光業務收入分別約為1.81億元、2.13億元和1.74億元,占比分別約為30.03%、25.54%和26.36%,亦呈現相同的變動趨勢。不過,該公司2024年的光通訊業務、生物醫療及其他業務收入均實現了增長。
天眼查App信息顯示,海創光電成立于2016年3月。目前,該公司注冊資本為6516.72萬元,法定代表人為凌吉武,主要股東包括凌吉武、興業證券、金石投資、哈勃投資、中信證券、七匹狼等。

據招股書披露,海創光電的實際控制人為凌吉武,其直接持股2.65%。同時,凌吉武持有該公司控股股東福州融普66.67%股權,通過福州融普控制25.79%股權。據此,凌吉武直接和間接合計控制海創光電28.44%的表決權,是公司享有表決權比例最大的股東和實控人。
目前,凌吉武為海創光電董事長、總經理,張濤、王洪瑞為均該公司董事,張哨峰為董事、副總經理,林斌為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