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4日,3D云設計平臺酷家樂母公司Manycore Tech Inc.(下稱“群核科技”)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摩根大通、建銀國際為其聯席保薦人。
貝多財經了解到,這并非群核科技首次嘗試登陸資本市場。早在五年前,群核科技聯合創始人黃曉煌就曾表達了對上市的渴望,稱“雖然公司的融資多數都是美元資本,但其將擁抱一切機會,不排斥到任何地方上市”。

此前的2021年6月,群核科技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F-1招股書,擬申請在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上市,代碼為“KOOL”,沖擊“3D云設計第一股”,但未能成行。
士別四年,群核科技此次轉道至港交所“報考”上市。相比之下,該公司講述了怎樣的故事,又有哪些短板?
一、技術驅動,專攻空間軟件設計
近年來,技術進步和業務場景創新,推動著空間設計軟件逐步向云原生、智能及AI賦能趨勢發展;可視化技術亦不斷演變,通過展現直觀式及沉浸式的設計和模擬,支持在住宅、商業和工業設計應用方面進行實驗,并加強相關解讀。

群核科技的業務重點,便始于空間設計的可視化。該公司旗下可視化云平臺Manycore以人工智能(AI)技術和專用圖形處理單元(GPU)集群驅動,能運用在室內空間場景下的實時渲染、工業生產制造,以及虛擬物理世界訓練等場景中。

據悉,Manycore打造的設計可轉化為可生產圖紙,從而進行自動化和準確的生產流程,開放式架構可實現無縫的數據互操作性、持續的平臺升級及可擴展性,為各個垂直產業的廣泛應用帶來巨大潛力。
其中,群核科技的主打產品酷家樂是一款主要針對中國市場的空間設計軟件,用戶能夠借助3D模型拖放快速開始新設計,并通過逼真的渲染即時呈現作品,廣泛用于設計住宅、辦公樓、零售連鎖店及商業項目。
天眼查App信息顯示,群核科技的全稱為杭州群核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1月。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約為14.6億元,法定代表人為黃曉煌,由杭州云家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云家裝”)全資控股。

值得一提的是,云家裝還曾全資控制上海酷家樂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廣東酷家樂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主體。不過,這兩家帶有“酷家樂”字樣的子公司均在2024年被注銷。
群核科技在招股書中介紹稱,該公司2024年的平臺利用人工智能功能生成了超過6.41億張圖片,包括平面圖可視化、電商產品圖片、燈光效果圖及其他經優化渲染的圖片,能夠模擬各種場景和情況。
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顯示,按照2023年的平均月活躍用戶(MAU)數量計算,群核科技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空間設計平臺;就2023年的收入規模而言,群核科技亦是中國最大的空間設計軟件提供商,市場份額達22.2%。

另據貝多財經了解,群核科技在2024年11月的“第九屆酷+科技峰會”上對外公開了群核啟真(渲染)引擎和群核矩陣(CAD)引擎,其中的多模態CAD大模型能夠實現對空間更準確和結構化的表述,落地深度場景價值。
此外,群核科技還推出了群核空間智能平臺(Spatial Verse),該平臺是一款面向室內環境AI開發的下一代空間智能解決方案,能夠在虛擬環境中為具身智能、AIGC等領域開放空間智能訓練相關服務。
二、收入穩增,企業客戶粘性微降
在技術賦能的增長邏輯下,群核科技維持了穩中有進的上升趨勢,收入由2022年的6.01億元增至2023年的6.64億元,同比增長10.5%;2024年前三季度,該公司的收入為5.53億元,亦較2023年同期的4.86億元增長13.8%。

據招股書介紹,群核科技的運營模式以訂閱為主,成立以來該公司便一直采用免費增值(Freemium)的市場營銷模式和產品主導增長(PLG)策略,提供免費版本的產品,創造低進入門檻,培育用戶群體。
2024年,群核科技的平臺的平均月活躍訪客數為8630萬名,平均月活躍用戶數達到了270萬名,產品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每天處理數百萬次渲染及數十億次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I)調用。
截至2024年9月末,群核科技分別服務了約4.55萬名企業用戶,368名大客戶以及41.39萬名個人客戶。且隨著群核科技客戶其產品參與度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客戶選擇主動升級到付費高級訂閱。
企業客戶對群核科技的收入提振作用最為明顯,2022年、2023年度和2024年前三季度(下同“報告期”),該公司的企業客戶訂閱收入分別為4.90億元、5.63億元和4.64億元,占各期收益總額的比例達到81.6%、84.8%和84.0%。

雖然業務面的覆蓋范圍與群體不斷增長,但群核科技每名企業客戶的訂閱收入卻出現了明顯下滑,由2022年的1.48萬元降至2023年的1.37萬元;2024年9月末每名企業客戶的訂閱收入為1.36萬元,同比減少2.6%。
不僅如此,群核科技的企業客戶凈收入留存率連年走低,由2022年末的112.3%降至2023年末的106.0%,2024年9月末更是來到104.2%。該公司在招股書中提醒稱,業務停止、客戶流失、客戶采購變動均可能對該項指標造成影響。
此外,代表著群核科技企業客戶年度收入貢獻達到20萬元的大客戶群體,凈收入留存率也由2022年末的127.6%一路降至2024年9月末的114.1%。不難看出,該公司的客戶粘性與忠誠度還有待進一步上升。

三、持續虧損,營銷研發蠶食利潤
需要指出的是,群核科技至今仍未成功走上穩定盈利的道路。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該公司的凈虧損分別為7.04億元、6.46億元和4.22億元,雖然虧損額度有所減少,但三年不到的時間仍累計錄得虧損超17億元。
在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群核科技的經調整凈利潤分別為-3.38億元、-2.42億元和-9361.1萬元。該公司在招股書中稱,有關虧損主要由于其繼續推動業務快速及長期增長而大量投資于產品開發、技術支持及產品營銷。

細分來看,群核科技營銷費用十分高昂。報告期內,該公司分別將3.21億元、3.56億元和2.48億元的費用投向了銷售及營銷領域,分別占其總收入的53.4%、53.7%和44.9%。

同期,群核科技的研發費用分別為4.38億元、3.91億元和2.63億元,整體呈下降趨勢,但對應的研發費用率仍高達72.9%、58.9%和47.6%。可以說,研發與營銷蠶食了群核科技的盈利空間,使其長期處于入不敷出的狀態。

群核科技在招股書中稱,其預期將繼續升級技術、加大銷售及營銷力度、拓展至新的地區市場,或將進一步耗費資金,且該公司可能無法增加足夠收入,以抵消不斷增加的成本及開支,無法保證業務會實現或保持盈利。
另需注意的是,雖然群核科技截至2024年9月末的資產總額尚能達到5.64億元,但過去的幾年中,該公司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長期處于流出狀態,報告期各期分別為-3.02億元、-6256.8萬元和-1.65億元。

截至2024年9月末,群核科技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剩約2億元,較2022年末的5.77億元縮水過半;流動資產總額也降至4.31億元,雖然營運資金尚且能夠滿足未來一年的發展需要,但一味的消耗對群核科技來說仍是不小的挑戰。
據招股書披露,未能順利在美股上市(2023年2月放棄)的群核科技曾于2021年10月進行了約1億美元E+輪融資,每股成本為1.46美元。即便如此,該公司的現金流壓力依然不小。
因此,群核科技本次沖刺港股上市募集到的資金,將用于實施國際擴張策略、提升產品并將其應用擴展至新的垂直領域及業務場景、擴大銷售團隊及提升品牌知名度、投資核心技術及基礎設施、用作運營資金及企業一般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