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2年,上海恒潤達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恒潤達生”)又一次遞交招股書。
2024年12月31日,恒潤達生提交了新的招股書(申報稿),更新了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財務數據等信息。貝多財經了解到,恒潤達生的IPO進程始于2021年6月,該公司與與中金公司達成IPO輔導協議,并在上海證監局備案。

直至2022年10月,恒潤達生才遞交招股書,正式報考科創板上市。本次報考上市,恒潤達生計劃募資25.39億元,將用于腫瘤免疫細胞治療產品研發項目、總部及產業化基地(一期)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值得一提的是,恒潤達生的資產總額呈現下滑態勢。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24年6月末,恒潤達生的資產總額約為人民幣3.42億元。而截至2021年、2022年、2023年末,該公司的總資產則分別約為8.27億元、5.63億元和3.94億元。

不難發現,恒潤達生的資產總額已經連續多年出現下滑的情形。與之對應的是,該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連年攀升,由2021年末的6.74%(母公司,下同),分別增至2022年和2023年末的10.37%、49.18%,2024年上半年末更是飆升至65.88%。
截至2021年、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末,恒潤達生的資產負債率(合并)分別為14.61%、20.34%、59.98%和71.45%。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該公司的負債總額約為2.44億元。盡管如此,恒潤達生仍計劃募資超過25億元。


據招股書介紹,恒潤達生是一家專注于突破性免疫細胞治療產品研發與生產的創新生物醫藥公司,主要聚焦惡性血液病和實體腫瘤等治療領域。恒潤達生方面稱,希望藉由本次上市,吸引更多人才、加大資金投入,推動產品開發進度、加快生產建設和商業化進程。
天眼查App信息顯示,恒潤達生成立于2015年7月。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1.5億元,法定代表人為李國順,主要股東包括李國順、李國清、上海寓庸商務咨詢有限公司、盈科資本、深創投等。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恒潤達生已建立包含10個產品的11個研發管線,涉及2種細胞類型產品體系。其中,1個在研管線DNA申請已于2023年12月獲NMPA受理,1個管線處于Ⅱ期臨床試驗階段,2個處于Ⅰ期臨床試驗階段,1個已獲CDE的臨床默示許可。
恒潤達生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進展最快的在研項目為HR001治療r/rB-NHL適應癥及HR003治療r/r MM適應癥。相比之下,該公司其他產品管線距離商業化仍需一段時間,短期內無法通過產品銷售獲取現金流入。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恒潤達生尚無商業化銷售產品的經驗,尚未組建完整的商業化團隊。恒潤達生方面稱,現階段公司規模較小,存在銷售團隊招募進度不及預期以及入職后短期內流失的風險,從而對產品的商業化推廣帶來一定不利影響。
在管線產品未產生銷售收入前,恒潤達生需要完成臨床前研究、臨床開發、監管審批、市場推廣等經營活動。報告期各期,該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約為-1.66億元、-2.09億元、2.26億元和-8431.90 萬元。
報告期各期,恒潤達生的研發費用分別約為1.60億元、2.42億元、2.56億元和8987.72 萬元,主要包括職工薪酬費用、臨床試驗費、折舊與攤銷費用、材料費用等。不難發現,恒潤達生對研發的投入可謂是盡心盡力。
由于未能實現商業化,恒潤達生持續處于虧損狀態。報告期各期,該公司的歸母凈虧損分別約為1.92億元、2.74億元、2.84億元和1.16億元,扣非后凈虧損分別約為2.08億元、2.92億元、3.04億元和1.23億元。

截至報告期末,恒潤達生的累計未分配虧損約為8.3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