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美股上市公司圖森未來(NASDAQ:TSP)的股價再創新低,盤中一度跌至30.81美元/股。按此計算,圖森未來的總市值已經降至64.39億美元。
據貝多財經了解,圖森未來是一家自動駕駛卡車公司,2021年4月15日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發行價為40美元/股,募資總額為13.5億美元。上市首日,圖森未來便跌破發行價,最終收平。
上市后不久,圖森未來的股價還曾在2021年6月30日達到79.84美元/股,創造了歷史新高,對應的市值達到166.87億美元。隨后,圖森未來的股價便一路走低,最低跌至31美元/股上下。
1個月蒸發100億美元
截至貝多財經發稿前,圖森未來的股價約為31.10美元/股,較早前IPO發行價跌幅為22.25%,較今年6月30日79.84美元/股的累計跌幅為61.05%。這也意味著,圖森未來的股價在過去1個月有余的時間內已然“腰斬”。
與之對應的是,圖森未來的市值也從約167億美元的高位跌至65億美元上下,相對減值超100億美元。其中,圖森未來創始人、董事長陳默持有7.6%的A類普通股,身價相對縮水7.6億美元。
據了解,圖森未來成立于2015年,專注于自動駕駛貨運卡車技術研發與應用,其主要執行辦公室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在中國對應的經營主體為北京圖森未來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北京圖森公司”)。
天眼查信息顯示,北京圖森公司注冊于2016年12月,注冊資本為35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CHEN MO TERRY(陳默)。同時,陳默也是該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以及前CEO。
根據此前招股書,圖森未來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營收分別為0.9萬美元、71.0萬美元、184.3萬美元;凈虧損分別為4503萬美元、8488萬美元和1.78億美元。
圖森未來更是在招股書的風險章節中稱,該公司尚未確認任何可觀的收入。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其已累計虧損4.052億美元。盡管圖森未來已經打造了“自動駕駛貨運網絡”(AFN),但無法保證商業化成功。
即便如此,圖森未來還是拿下了“全球自動駕駛第一股”的名頭,并獲得了包括新浪、英偉達、治平資本、復合資本、鼎暉投資等機構的投資。其中,新浪為圖森未來的第一大外部股東,持股比例為13.1%。
但在IPO前,新浪持有圖森未來19.6%的A類股,且新浪董事長兼CEO曹國偉、新浪首席財務官張懌均為圖森未來董事。而圖森未來IPO時,新浪則出售了圖森未來的部分股份(合計675萬股),套現約2.7億美元。
虧損規模持續擴大
今年8月5日,圖森未來公布了其2021年第二季度財務業績報告。財報顯示,圖森未來2021年第二季度營收148.2萬美元,比2020年同期的26.3萬美元增長463%,環比第一季度的94.4萬美元增長57%。
與此同時,圖森未來的虧損規模也在擴大。根據財報,圖森未來2021年第二季度的凈虧損為1.17億美元,較2020年同期的2808.4萬美元擴大316.6%,2021年第一季度則為凈虧損3.9億美元。
支出方面,2020年第二季度,圖森未來的研發支出為7589.1萬美元,比同比增長245.3%;銷售和營銷費用為104.1萬美元,同比增長328.4%;一般行政費用為4242.5萬美元,同比增長714.5%。
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末,圖森未來特制的L4自動駕駛卡車預定數量總計為6775輛,較2021年第一季度新增預訂1000輛。據了解,這也是圖森未來的主要收入來源。
數據顯示,圖森未來2021年第二季度道路行駛里程為460萬英里,環比增長26%;地圖映射英里總計為8500英里,環比增長70%;營收英里數為88萬英里,環比增長46%。
此前,圖森未來創始人侯曉迪曾表示,要達到盈虧平衡需要運營5000輛卡車左右。而根據圖森未來財報數據,其2021年第一季度獲得了1200輛新訂單,2021年第二季度再度增加1000輛。
在自動駕駛卡車這一賽道上,盡管圖森未來已經獲得了多輪融資,但其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卻并不盡如人意。時隔4個月,圖森未來走出了“倒V”字行情,股價及市值較高點已經“腰斬”。
這也意味著,圖森未來尚未完全獲得投資人的認可。況且,新浪已經在圖森未來IPO時減持了部分股權。此外,美股市場還將迎來另一個自動駕駛卡車公司“玩家”——智加科技。
今年5月10日,智加科技宣布,已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 (SPAC) Hennessy Capital Investment Corp. V(HCIC)簽訂正式的合并協議,合并完成后智加科技將成為上市公司,預計將使用“PLAV”這一股票代碼在紐交所掛牌交易。
根據交易條款,智加科技與HCIC合并后的公司市值約為33億美元,并將獲得約5億美元的新融資,其中約1.5億美元來自包括BlackRock,D. E. Shaw等國際知名基金的投資人,3.45億美元來自HCIC上市時的融資。
截至目前,智加科技尚未實現在美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