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港交所披露的信息顯示,理想汽車通過聆訊并披露了聆訊后的資料集(招股書)。和小鵬汽車一樣,理想汽車將尋求作為具有不同投票權架構的發行人申請雙重主要上市。
據貝多財經了解,理想汽車已于早前實現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除了理想汽車外,小鵬汽車也已經率先登陸港交所。另有消息稱,蔚來汽車也已經在港交所遞交了雙重上市申請。
理想汽車在招股書中稱,其是成功實現增程式電動汽車商業化的先鋒。根據介紹,其首款及目前唯一一款商業化的增程式電動汽車型——理想ONE是一款六座中大型豪華電動SUV,配備了增程系統及先進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累計交付6.3萬輛
招股書顯示,2019年11月,理想汽車開始量產理想ONE,并于2021年5月25日推出2021款理想ONE。截至2021年6月30日,其已交付逾6.3萬輛理想ONE。
根據灼識咨詢報告,按銷量統計,理想ONE于2020年被評為中國最暢銷的新能源SUV車型,占市場份額9.7%。同時于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排名第六,占市場份額2.8%;理想汽車于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排名第十一。
灼識咨詢報告稱,新能源汽車銷售量從2017年的60萬輛增至2020年的120萬輛,占2020年乘用車總銷售量的5.8%,表明未來存在巨大增長潛力。2020年至202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預計以35.8%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
理想汽車在招股書中表示,其計劃在2022年和2023年推出的三款新車型中引入下一代增程式電動汽車平臺。從2023年開始,其計劃每年至少推出兩款高壓純電動汽車新車型。
截至2021年6月30日,理想汽車累計交付63751輛理想ONE。理想汽車還稱,因理想ONE持續獲得消費者青睞,其新訂單于2021年6月創下新高,超過1萬輛。
財務方面,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理想汽車的收入分別為0、2.84億元和94.57億元。2021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車的收入為35.75億元,同比2020年第一季度的8.52億元增長約3.2倍。
2018年、2019年、2020年度以及2021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車的凈虧損分別為15.32億元、24.39億元、1.52億元以及3.60億元,歸屬于理想汽車普通股股東的綜合虧損分別為18.39億元、32.79億元、18.13億元和2.52億元。
理想汽車方面稱,2018年及2019年產生凈虧損主要是因為其2019年12月開始進行汽車交付并產生收入,其在整個期間為推出首款車型產生了開支。2020年以及2021年第一季度虧損,主要是研發費用、銷售費用導致。
理想汽車不算缺錢
盡管處于虧損狀態,理想汽車還是2020年度以及2021年第一季度向員工派發了股份支付薪酬。其中,2020年度度分配至研發費用的股份支付薪酬費用為6080萬元,2021年第一季度也派發了1.17億元。
整體來看,理想汽車的研發費用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分別為7.94億元、11.69億元和11.0億元。不包括除股份支付薪酬費用外,其研發費用由2019年的12億元減少至2020年的10億元。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及2021年3月31日,理想汽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制現金以及定期存款及短期投資總額分別為299億元(46億美元)及304億元(46億美元),不算缺錢。
股權方面,截至報告期末,理想汽車董事長兼CEO李想持股23.79%,擁有75.74%的投票權;美團持股13.23%,擁有4.21%的投票權,王興個人持股6.76%,擁有2.15%的投票權。
資料顯示,理想汽車于2020年7月30日在美上市,通過IPO募資14.73億美元。上市四個月后的2020年12月,理想汽車還宣布增發4700萬美國存托股(ADS),獲得凈募資超13億美元。
截至2021年7月23日收盤,理想汽車報收每股30.28美元,市值273.9億美元。上市至今,理想汽車的股價累漲約95%。按照市值計算,理想汽車的市值排在第三,第一、第二分別為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
目前,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均處于虧損狀態。之前的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小鵬汽車、蔚來汽車、理想汽車的凈虧損分別為7.9億元、4.5億元、3.6億元。
而整個2020年度,理想汽車的虧損金額同樣最少,凈虧損為1.52億元,低于小鵬汽車的凈虧損32.0億元。相比之下,蔚來汽車2020年度的凈虧損則為53.04億元,遠超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
此前,高瓴資本還曾在2020年第四季度清倉了國內“造車新勢力”的股票,但在2021年第一季度又買回了一部分。高瓴資本方面稱,“此次調倉給高瓴資本帶來的收益預計將更為可觀。”
深陷“水銀門”泥潭
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汽車近期正深陷“水銀門”風波。事情要從7月4日說起,一位理想ONE車主在“理想汽車App”發布視頻并稱,發現汽車座椅從里面往外滲水銀,并且坐墊座架子上、座椅下面也出現大量水銀珠。
而后,理想汽車掌門人李想則在社交媒體平臺回懟稱,“造謠我們用水銀的人和媒體,祝愿你們血液里流動著汞,腦子里裝滿了汞。”不久后,李想又將該內容刪除。
但檢測報告顯示,證實車座椅里疑似水銀的物質確為水銀,其中含有395g/kg的汞物質。對此,理想汽車則稱,“理想汽車在零部件、生產、制造等所有環節,對于汞的使用和采購為零”。
同時,理想汽車方面認為,車上汞的存在是外部使用或投毒造成。李想也稱,“理想汽車100%支持你去報案,因為汞投毒屬于情節嚴重的刑事犯罪行為。”不過,涉事車主則表示身邊不存在有人投毒的情況,且警方不受理該案。
7月20日,涉事車主再度發布信息,稱在理想交付中心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拆了主駕座椅,發現也有水銀。該車主認為,水銀被包裹在無孔真皮下方,拆開難度大,無法后期投撒。
同時,涉事車主表示,理想汽車座椅有水銀可能是批量污染,例如來料海綿庫存和運輸時與水銀產品混裝。不過,這一說法得到理想汽車與座椅供應商佛吉亞的否認。
根據北京商報報道,理想汽車方面稱,“該車輛生產日期為2021年1月。如果出現在生產環節,必須滿足兩個條件:第一,座椅生產環節需要大批量水銀浸泡;第二,有專用水銀浸泡設備。”
理想汽車還強調,經調查后發現,以上情況完全不存在。貝多財經了解到,截至目前,理想汽車“水銀門”事件尚無解決方案,也沒有蓋棺定論的權威報告,而該車輛也已被理想汽車收回。
對于此前涉事車主所提出的訴求——“希望理想汽車和李想向他公開道歉,退車還款”,理想汽車方面也未能滿足。可以預見的是,“水銀門”或將繼續發酵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