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 多客
來源 | 貝多財經
天眼查信息顯示,奇瑞集團于近期成立了安徽智界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下稱“智界新能源”),注冊資本為10億元人民幣,余久鋒擔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長。

有業內人士表示,如今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相當激烈,智界品牌想要生存,勢必需要奇瑞集團給予一定程度的資源傾斜;疊加奇瑞內部關系復雜等因素,倘若智界不單獨拆分出來,未來或將面臨諸多問題,甚至會影響后期的汽車交付。
作為華為智選與奇瑞集團合作的產物,身披“華為鴻蒙智行旗下的四大汽車品牌之一”榮光的智界汽車自誕生起便承載著殷殷期盼。但首個車型智界S7因交付困難鎩羽而歸,直到新車R7的發售,品牌的市場聲量才有了起色。
智界汽車時至今日仍在探尋智界S7的銷售出路,但顯而易見,市場留給智界試錯的機會已經不多了。
一、高開低走,交付超期拖后腿
按照上市時間進行劃分,智界品牌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布局實際走在“鴻蒙智行系”的前列,華為、奇瑞這“兩棵大樹”對智界投入的心血也可謂不遺余力。
奇瑞集團早在2022年就成立了智界項目,后續更是專程打造了智界事業部,用于負責智界品牌的產品設計開發、質量、采購、制造、服務等研產銷服一體化管理,前后累計投入的資金高達數十億。
2023年11月,智界旗下首款車型智界S7面世,同時也吹響了華為進軍純電轎車賽道的號角。在新車發布會上,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滿懷信心地喊出了“比優秀更優秀”的口號,并宣稱其即將超越特斯拉Model S。
據官方信息,智界S7首搭鴻蒙4(HarmonyOS 4)智能座艙和華為智能駕駛系統ADS2.0,預售價格25.8萬起,“年輕人買得起的豪華車”的定位吸引了不少用戶,僅上市當天就收獲了5000個以上的“大定”訂單,后續訂單量很快突破2萬輛。
但遺憾的是,智界汽車最終未能將這波聲勢浩大的流量轉化為實際銷售量。究其根本原因,是本該按期交付的智界S7卻旁生了“產能不足”的枝節,最終不得不延期交付,還伴生了交付順序混亂的問題,引起大批車主的不滿。
迫于外界輿論,華為方面解釋稱“智界S7采用了全新的平臺、供應鏈和技術,但由于產品初期良品率未達到大規模量產的標準,因此部分零部件及軟件供應出現了延誤”,奇瑞亦補充是因工廠尚未完成線下測試,車輛便提前交付所致。
盡管華為主動提出了“智界S7交付超期,車主將按每天200元,最高1萬元獲得補償金”的補償方案,但對于一家初出茅廬的品牌來說,因量產問題導致的交付延期,無疑為其技術能力和競爭實力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基于此,智界口碑與銷量的“斷崖式下跌”似乎成為了必然。根據“車主之家”發布的數據,智界S7上市首個完整月(即2023年12月)的銷量只有784輛,2024年1月和2月的銷量也僅為604輛和794輛。

二、重整旗鼓,銷量困局難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彼時“交付延期”的風波下,外界開始猜測華為與奇瑞的合作并不像想象那般順利,雙方長期處于造車話語權的博弈狀態,甚至流傳出了有奇瑞高管因二者合作沖突引咎辭職的消息,直指華為“太過強勢”。

不過,奇瑞集團的新聞發言人金弋波很快出面澄清稱網上傳言并不屬實,雙方合作順利,高管離職也并非因為合作項目的原因。在此后,奇瑞還主動將智界事業部升級為獨立事業部,以提升智界的運營效率和市場競爭力。
華為自然也沒有放棄對智界汽車的投入,在2024年4月的華為鴻蒙生態春季溝通會上宣布了智界S7的二次面世,其中入門款和頂配版的售價均下調8200元,入門款的電池容量則由60kWh提升至82kWh。
對于外界關心的新車交付問題,余承東在活動上公開承諾新款智界S7將開啟海量交付;奇瑞集團董事長尹同躍也現身發布會現場,表示二者將智界項目視為第一優先度項目,目前新工廠已可實現“1分鐘下線1臺車”的水平。
通過“加量不加價”模式卷土重來的智界S7,終于擺脫了銷售不振的魔咒。“車主之家”數據顯示,該款車型2024年4月、5月的銷量分別為5012輛和5021輛,以翻倍增長的態勢“揚眉吐氣”。
但正當外界以為智界汽車有望步入穩增長的正軌時,現實卻給了該品牌重重的一擊。“二次上市”僅過了兩個月,智界S7的銷量便出現腰斬,2024年6月、7月的銷量分別降至2306輛和1541輛,8月更是進入單月銷售425輛的低谷。

即便在“金九銀十”的汽車銷售黃金期,智界S7于10月達到了月銷量7397輛的新高,但其次月銷量又很快回落至315輛。如乘過山車般的銷售波動始終如影隨形,最終化作了籠罩在智界汽車頭頂的一篇陰云。
余承東在7月的一次直播對話時也坦言,智界S7現階段的銷售表現的確難稱理想,但背后的主要原因并非其技術實力不過關,而是智界品牌的營銷能力相較其他車企還有很大差距,沒能在市場上構筑強悍的品牌力。

三、異軍突起,S7出路仍待解
直到2024年9月,苦等多時的智界汽車終于迎來了突出重圍的契機,令余承東直呼“智界品牌崛起”。只可惜,這位打出智界名號的“功臣”,并非智界S7。
基于擴充產品矩陣的考慮,智界汽車于2024年9月推出了第二款車型智界R7。這款車型定位純電轎跑SUV,25.98萬元至33.98萬元的官方指導價略高于智界S7,但卻在市場上取得了可圈可點的反響。
為了不再重蹈交付延期的覆轍,奇瑞集團方面主動宣布“哪怕讓出奇瑞的產能,也要確保智界R7的交付”。有了奇瑞在生產端的保駕護航,智界R7開售一個月后累計大定就已突破3.8萬臺,交付量也突破了1萬臺。
2024年11月和12月,智界R7的銷量分別為11086輛和15903輛,累計交付28969輛,而智界品牌2024年的銷售總量為57956輛。也就是說,智界R7僅用了兩個月便占據了品牌銷售的半壁江山,甚至能與智界S7一整年的銷量相匹敵。

鴻蒙智行于今年2月初發布的2025年的首份銷量報告顯示,智界R7在1月交付新車11418臺,成功實現了上市4個月累計交付突破4萬臺,摘得25萬以上中國品牌純電SUV的銷售桂冠,一時風光無兩。

相比之下,同屬于智界品牌的智界S7卻沒有在文章中被提及。而對于S7未來的發展路徑,華為與奇瑞給出的答卷也是相當出人意料——二者正在積極推動智界S7的改版,計劃進行第三次上市。
據智界汽車官方公布的“智界新S7”相關信息,全新的智界S7豐富了車身的顏色選擇,搭載ADS 3.0端到端類人智駕和鴻蒙座艙,入門款的價格甚至下探到了22.98萬元,首銷期還可享受5000元定金抵8000元尾款的權益。

目前智界新S7已正式開啟全國交付,首批交車儀式在深圳舉辦,但截至發稿并未對外公布實時銷量。再度改版能否為這款被網友戲稱為“一劍磨三次”的車型帶來轉機,還有待市場觀察。
但可以肯定的是,現階段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已趨于白熱化,稍有不慎便存在出局的風險。智界汽車要想實現品牌力的全面升維,產品本身的技術質量與品牌積累的運營管理經驗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