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通報了2021年第10批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名單,共有52款APP未完成整改。據了解,酒仙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酒仙網”)運營的酒仙網APP(V8.9.9)名列其中。
根據通報,酒仙網APP存在的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系“APP強制、頻繁、過度索取權限”。工信部稱,被通報的APP應在9月29日前完成整改落實工作。逾期不整改的,將依法依規組織開展相關處置工作。
分析認為,酒仙網因存在侵害用戶權益行為而被通報,或將對其上市進程造成一定的阻礙。不過,若能順利完成整改,酒仙網并不會因此而無法實現上市。
連續三年實現盈利
公開信息顯示,酒仙網成立于2009年,是以品牌運營為核心的酒類全渠道、全品類零售及服務商。目前,酒仙網主要依托線上自有平臺及“酒快到”“酒仙網國際名酒城”線下品牌連鎖,并打通了自有渠道以及第三方電商平臺等。
貝多財經了解到,酒仙網還在沖刺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今年4月8日,酒仙網正式遞交招股書。截至目前,酒仙網已經經歷過一輪問詢,且在2021年8月12日補充披露了招股書及對問詢函的回復。
根據招股書,2018年、2019年和2020年,酒仙網的收入分別為22.07億元、29.96億元和37.17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855.65萬元、8166.17萬元和1.82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600.83萬元、7226.79萬元和1.74億元。
按產品類型來看,酒仙網的收入主要來自于流通產品,即酒企在市場上銷售的標準品,酒仙網不參與產品的設計與開發。報告期內,該類產品的收入分別為17.17億元、23.35億元和25.91億元,占比分別為78.26%、78.29%和69.89%。
招股書顯示,酒仙網銷售收入前十大的白酒品牌主要包括茅臺、五糧液、酒鬼酒、瀘州老窖等。其中,茅臺、五糧液撐起了其白酒銷售收入的“半邊天”,兩者之和在報告期內的貢獻占比均達到了五成。
以2020年為例,酒仙網的茅臺酒銷售收入為8.61億元,占其白酒總收入比例為30.97%;五糧液銷售收入為5.19億元,占其白酒總收入比例為18.65%,茅臺和五糧液銷售收入占比合計高達49.62%。
拳頭產品收入下滑
不過,酒仙網來自于五糧液的銷售收入則在2020年出現了下滑的情況。數據顯示,其2018年至2020年五糧液的銷售收入分別為3.82億元、5.75億元和5.19億,其中2019年同比增長50.51%,2020年同比下降9.81%。
酒仙網解釋稱,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酒仙網在京東、天貓平臺開設的五糧液旗艦店鋪,自2020年7月起名稱改為專賣店,旗艦店由五糧液酒廠直接開設,店鋪名稱更改導致專賣店的五糧液產品銷售收入下降。
除了流通產品外,酒仙網的專銷產品也占據了一定的比例。以2020年為例,酒仙網2020年專銷產品的營業收入為9.23億元,占總收入的比例為24.91%,較2019年的16.93%增加8個百分點。
這意味著,若貴州茅臺在后期開設旗艦店,加強自身自營渠道建設,也或將對酒仙網的收入造成一定程度的沖擊。酒仙網也在提示風險時稱,“名酒品牌方可能對公司采取降低采購配額甚至取消合作協議等措施……”
貝多財經發現,酒仙網的推廣費用逐年飆升。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其用于推廣的費用分別為5762.73萬元、8161.60萬元和1.34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61%、2.72%和3.60%。
其中,酒仙網2020年的推廣費用較2019年同比增加約63.4%,較2018年更是翻了一倍有余。而推廣費大幅增加,也正是酒仙網的營收規模增長的基礎之一,對應2020年的同比營收增速為24.07%。
此外,酒仙網的收入渠道來源正在分化。報告期內,來自酒仙官網的收入占比分別為44.66%、40.58%和33.70%,來自電商平臺的銷售占比分別為18.20%、16.93%和14.05%,均逐年下降。
相比之下,直播賣酒成為了酒仙網新的增長點。2020年,酒仙網來自直播渠道的收入占比為20.14%。根據媒體報道,酒仙網董事長郝鴻峰甚至“親自”下場賣酒。
隨著規模的增長,酒仙網的資產負債率則高居不下。2018年、2019年和2020年,酒仙網的資產總額分別為14.86億元、22.08億元和23.81億元,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9.85%、68.24%和69.58%,連年增加,且高于行業平均值。
截至2018年末、2019年末和2020年末,酒仙網的銀行存款規模分別為1.26億元、2.64億元和3.48億元,對應的短期借款及長期借款等有息債務規模分別為2.12億元、5.21億元和5.9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