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明月鏡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明月鏡片”)在深交所創業板遞交了招股書(注冊稿)。這表明,明月鏡片的A股上市進程更進一步。如若順利,明月鏡片將在年內掛牌上市。
資料顯示,明月鏡片成立于2002年,主要聚焦眼鏡鏡片、鏡片原料(樹脂原料)、成鏡、鏡架等眼視光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當前,明月鏡片的法定代表人為謝公晚。
據貝多財經了解,明月鏡片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IPO前,明月實業直接持有明月鏡片73.45%的股份,為控股股東。穿透股權可知,明月鏡片的實際控制人為謝公晚、謝公興和曾少華。
其中,謝公晚、謝公興為兄弟關系,曾少華則是謝公晚妹妹的配偶,三者合計直接或間接控制明月鏡片83.93%的表決權。目前,謝公晚擔任明月鏡片董事長一職,謝公興為公司總裁(總經理),曾少華曾任副總經理。
從經營的層面來看,明月鏡片所從事的眼鏡行業實屬“暴利”,整體毛利率約在50%上下。其中,電商渠道銷售的毛利率更是高達91.7%。以2020年度為例,一片鏡片的成本為6.77元,一副成鏡的總成本僅為60.33元。
相比之下,售價則在數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即便如此,明月鏡片整體的利潤率仍處于較低位置。與之對應的是,明月鏡片的成本高居不下,尤其是營銷費用高企。此外,其產能利用率逐年走低,產銷能力尚有待提升。
連續實現盈利,營收增速驟降
據了解,明月鏡片于2020年7月23日公開在創業板遞交招股書,于2021年7月8日上會,首發上市申請順利通過。招股書(注冊稿)顯示,明月鏡片補充披露了2021年第一季度的財務表現以及對2021年上半年的預計數據等。
2021年1-3月(第一季度),明月鏡片營收1.20億元,同比增長27.87%;歸母凈利潤1300.75萬元,而2020年第一季度凈虧損877.99萬元,同比變動-248.15%;扣非后歸母凈利潤1317.63萬元,而2020年同期則為虧損676.40萬元。
而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明月鏡片的營收分別為5.09億元、5.53億元、5.40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284.66萬元、6984.60萬元、7000.49萬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407.19萬元、6592.46萬元和6345.27萬元。
對比來看,明月鏡片的營收增長率在2019年為112.64%,而在2020年則驟降至0.23%。同期,其歸母凈利潤的增長率分別為8.46%、-2.32%。換句話說,明月鏡片的業績指標在2020年出現下滑的情況。
據了解,明月鏡片2020年業績的下滑與疫情不無關系。在與同行業公司對比時,明月鏡片表示,其2020年度收入、凈利潤較上年變動幅度較小,但依視路收入、凈利潤均呈現較大幅度下降,主要是疫情國際影響大于國內影響所致。
2021年以來,明月鏡片的營收及凈利潤規模均同比大幅增長。經測算,明月鏡片預計其2021上半年營收約2.5億元至2.6億元,同比增長1.26%至13.41%;凈利潤3400萬元至3800萬元,同比增長28.34%至43.44%。
毛利率不俗,營銷費用高企
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明月鏡片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4.34%、50.88%和54.95%。其中,鏡片業務對其主營業務毛利的貢獻最大,分別為47.9%、53.76%和56.63%。
由于毛利率持續上升,創業板上市委還要明月鏡片說明,其與同行業可比公司毛利率存在差異的原因及合理性,以及是否存在通過“虛假漲價”“將銷售返利改為咨詢費”等方式調整產品毛利率的情形。
不過,明月鏡片的利潤率并不高。報告期內,明月鏡片的銷售凈利率分別為8.21%、14.58%和15.11%,視科新材分別為21.13%、25.87%和22.09%;明月鏡片的營業利潤率分別為10.66%、17.58%和17.58%,視科新材分別為25.87%、30.22%、25.24%。
貝多財經發現,這和明月鏡片的銷售費用投入較大有關。報告期內,明月鏡片銷售費用分別為0.77億元、1.04億元和1.13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5.08%、18.80%和20.87%,逐年攀升。
根據據招股書,明月鏡片通過多種手段、多種渠道加強品牌和產品的宣傳和推廣,包括線下體驗店、區域實地推廣、聘請品牌代言人、電視廣告植入、線下廣告投放、電商平臺推廣和主題活動。
報告期內,明月鏡片的廣告費分別為2454.38萬元、4171.84萬元和4634.90萬元,占比例分別為4.82%、7.55%和8.59%;業務宣傳費分別為1752.21萬元、1972.81萬元和1795.23萬元,占比分別為3.44%、3.57%和3.33%。
與銷售費用相比,明月鏡片在研發費用的投入并不算高。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明月鏡片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535萬元、1626萬元和1762萬元,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3.01%、2.94%和3.27%。
據了解,明月鏡片的代言人為陳道明,還贊助過《非誠勿擾》、《最強大腦》、《零距離》等綜藝節目。但2018年3月,明月鏡片分公司上海明月丹陽分公司因在廣告中違規宣傳,被鎮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罰款20.5萬元。
與之對應的是,明月鏡片在招股書中援引Euromonitor Consulting(歐睿咨詢)出具的《市場地位聲明認證函》,整體框架眼鏡鏡片(不包含隱形眼鏡鏡片)以零售量計,明月鏡片于2016年-2020年連續五年中國大陸范圍內銷售領先。
根據介紹,明月鏡片在廣告投放過程中,使用“明月鏡片全國銷量領先”的廣告宣傳語。明月鏡片認為,其引用的《市場地位聲明認證函》相關數據公開、非專門為本次發行上市準備,相關數據客觀、權威。
2017年,明月鏡片還和特勞特簽訂《戰略定位合同書》,聘請特勞特為其制定戰略定位研究報告。在合作過程中,特勞特向發行人提供了企業戰略制定服務以及代言人聘請、品牌廣告設計投放等服務。
對此,創業板上市委要求明月鏡片代表說明關聯方特勞特為其提供戰略定位咨詢服務的具體內容、工作成果,以及發行人的采納落實、效果評價情況,購買上述服務的必要性及定價公允性。
產能利用率走低,壞賬準備計提比例高
本次上市,明月鏡片擬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不超過3358.54萬股,擬募集資金5.68億元,計劃用于高端樹脂鏡片擴產、常規樹脂鏡片擴產及技術升級、研發中心建設、營銷網絡及產品展示中心建設項目。
招股書顯示,明月鏡片擬將本次上市募資資金的3億元(占比約為53%)用于高端樹脂鏡片擴產項目,擬使用募資資金中的1.41億元投資于常規樹脂鏡片擴產及技術升級項目。
根據介紹,若上述募投項目全部完成,明月鏡片將增加鏡片產能2500萬片/年。而按2018年3851萬片/年鏡片產能計算,該公司鏡片產能總計將達到6351萬片/年,同比2018年產能增長約64.92%。
不過,明月鏡片的鏡片銷量、產能利用率這兩個指標均呈現下滑趨勢。招股書顯示,其鏡片銷售量由2018年的3851萬片降至2020年的2786萬片,產能利用率也由2018年的99.43%降至83.02%,2020年更是下滑至77.01%。
對此,創業板上市委要求明月鏡片在招股說明書中補充披露折射率1.56和1.60系列鏡片產品銷量逐年下降的原因,并在“重大事項提示”和“風險因素”章節進行風險提示。
明月鏡片在更新后的招股書(注冊稿)中表示,其報告期內的折射率1.56和1.60系列鏡片銷量分別為3456.51萬片、2986.29 萬片和2527.17萬片,存在一定下滑,主要為常規片品類產品銷量下滑所致。
在貝多財經看來,擴大產能并非明月鏡片目前必須要做的事情,而是提高產能利用率以及銷量水平。明月鏡片更是坦言,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建成投產后,鏡片產能將大幅度增長,對其市場開拓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明月鏡片在招股書中提示風險時稱,如果公司市場拓展不力,或者產品市場需求發生重大不利變化,新增產能不能完全消化,則存在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無法達到預期收益的風險,將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此外,招股書還顯示,明月鏡片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1.22億元、1.21億元和1.01億元。同期,其應收賬款分別為1.04億元、1.2億元和1.28億元,占。
報告期內,明月鏡片對壞賬準備分別計提1376.95萬元、1723.62萬元、2040.44萬元,分別占應收賬款余額的11.72%、12.53%、13.71%。其中,樂聚天下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與毛源昌眼鏡有限公司更是拒絕回款,合計704萬元。
明月鏡片稱,其應收賬款實際壞賬準備計提比例高于同行業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