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深交所公布的信息顯示,土巴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土巴兔”)的上市申請已經獲得創業板的問詢。據貝多財經了解,這也是土巴兔2021年6月30日遞交招股書后首次更新狀態。
土巴兔CEO王國彬
值得一提的是,土巴兔曾計劃在港交所上市,并在2018年8月赴港遞交招股書,但并未通過聆訊,進而掛牌上市。而后,土巴兔將擬上市地點更改為了深交所創業板。
本次上市,土巴兔擬募資7.04億元。其中,2.18億元用于技術研發及數據平臺升級項目,4845萬元用于運營信息平臺建設項目,3.57億元用于運營服務中心建設及全渠道營銷建設項目,8000萬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另據了解,土巴兔還曾因旗下“土巴兔裝修”APP曾因侵害用戶權益行為被監管部門點名,存在的問題是“違規使用個人信息”。除此之外,土巴兔還因裝修裝飾合同糾紛而頻頻“坐上”被告席。
IPO前,土巴兔的實際控制人為王國彬、謝樹英夫婦,合計直接及間接持有土巴兔50.63%的股份。其中,王國彬擔任土巴兔董事長兼總經理,謝樹英為副總經理,能夠對該公司經營決策產生重大影響。
自營家裝業務萎縮,收入結構趨向單一化
招股書顯示,土巴兔是中國領先的互聯網家裝平臺,主要利用信息技術賦能家裝服務供應商,并共同為業主提供一站式互聯網家裝解決方案。
土巴兔以互聯網家裝平臺業務為核心,依靠互聯網、大數據技術,以線上化、智能化的形式連接家裝服務供應商和業主,從信息推薦、交易保障、質量監督、評價反饋等多個角度,為家裝行業參與者提供滲透到家庭裝修各個環節的全流程服務。
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下稱“報告期內”),土巴兔的營收分別為5.83億元、6.80億元和6.1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862.97萬元、7967.90萬元和8659.75萬元。
土巴兔在招股書中稱,由于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對裝修行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加之公司基于經營戰略調整考慮,主動終止自營家裝業務,2020年營業收入相比2019年下滑9.54%。
根據招股書,土巴兔的業務類型分為線上平臺業務和自營家裝業務。其中,線上平臺業務為土巴兔的主要收入來源,在報告期內的占比分別為85.72%、96.34%和99.94%,趨向單一化。
相比之下,土巴兔的自營家裝業務收入占比則由2018年的13.77%,下降至2019年的3.08%,對應的收入分別為8034.28萬元、2098.32萬元。2020年,土巴兔的自營家裝業務收入降至零。
換句話說,土巴兔已經不再經營自營家裝業務。而在線上平臺業務中則以包括智能訂單匹配服務等在內的平臺信息服務為主,報告期內的收入分別為4.72億元、6.27億元和5.59億元,占比分別為80.96%、92.22%和90.77%。
其中,智能訂單匹配服務占土巴兔的營收比例逐年攀升,主要是借助大數據完成業主與服務供應商的智能匹配。報告期內的收入分別為3.90億元、5.12億元和4.69億元,占比分別為66.84%、75.29%和76.25%。
同期,土巴兔的增值服務收入分別為6845.09萬元、8708.97萬元和5323.76萬元,占比分別為11.73%、12.80%和8.65%;金融推介服務收入分別為897.41萬元、2,080.05萬元和2,782.48萬元,占比分別為1.54%、3.06%和4.52%。
此外,土巴兔也在通過自有平臺經營廣告業務。報告期內,其廣告業務收入分別為2774.75萬元、2804.92萬元和5645.68萬元,占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4.76%、4.12%和9.17%。
轉型互聯網家裝賦能,每年花數億元買流量
土巴兔稱,其自2008年設立以來,主要從事互聯網家裝服務,通過用戶、供應商的資源積累,家裝行業相關的經驗與知識的沉淀,逐漸從信息推薦、交易保障升級為全環節一站式互聯網家裝服務平臺。
根據介紹,土巴兔的業務發展主要可分為三個階段。其中,2008年至2012年為互聯網家裝信息服務平臺,2012年至2017年為互聯網家裝信息及交易服務平臺,2017年至今則為互聯網家裝賦能平臺。
作為一個互聯網平臺公司,土巴兔用于購買流量的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報告期內,土巴兔用于購買互聯網廣告流量的流量獲客費用分別為1.42億元、2.06億元和2.15億元,占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4.28%、30.31%和35.00%。
土巴兔解釋稱,由于線上流量成本持續上漲以及該公司為促進業務持續發展加大了精準流量采購。因此,其在報告期內流量獲客費總額及占當期收入的比例呈上漲趨勢。
土巴兔還在提示風險時表示,目前,線上平臺業務收入占其營業收入的比例較高。在互聯網營銷服務模式下,互聯網平臺公司的主要經營支出之一是購買互聯網廣告流量的費用。
同期,土巴兔的研發投入分別為6802.89萬元、6763.16萬元和6549.40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1.66%、9.94%和10.64%。截至報告期末,其已獲得91項專利及66項軟件著作權。
圍繞主營業務,土巴兔開發了多款APP,包括土巴兔APP、“設計本”APP等,用戶可在APP上在線查找家裝公司、在線申請免費設計方案、在線完成項目預算評估、在線申請質檢服務等。
曾因違規使用個人信息被通報
土巴兔在招股書介紹稱,作為提供信息推薦業務的平臺類互聯網家裝公司,其負責連接家裝企業與終端消費者。
對消費者而言,家裝企業是裝修服務的實際提供者。家庭裝修周期長,流程復雜。因此,在線下實施過程中,家裝企業可能在平臺控制范圍之外存在未能滿足消費者需求,或不能保證持續提供優質服務的情況,甚至發生其他不當行為。
土巴兔認為,消費者可能因家裝企業未能提供優質服務而歸咎于平臺,從而損害平臺的聲譽及品牌價值。因此,互聯網家裝的品牌和聲譽可能會受到控制范圍之外的家裝企業的影響,存在無法向業主持續提供優質家裝服務的風險。
報告期內,土巴兔在業務開展過程中因業務拓展和模式探索,存在于未及時取得有關資質和許可的情況下,開展短視頻和直播業務、從事建筑施工活動、在線數據處理與交易處理業務等資質瑕疵行為。
土巴兔稱,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其已經就相關資質瑕疵行為完成整改,并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針對報告期內的資質瑕疵,其已經取得有關主管部門出具的無違法違規證明。
土巴兔在提示風險時稱,在業務開展過程中,其存在通過公司官網、APP等渠道收集包括用戶手機號、地理位置、用戶裝修需求在內的個人信息,并按照相關約定將其提供給服務供應商的情形。
因此,土巴兔在業務運營過程中存在不符合用戶個人信息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而被用戶起訴或主管部門處罰等風險,從而影響該公司的品牌形象,并可能對公司的業務開展造成不利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土巴兔旗下“土巴兔裝修”APP曾因侵害用戶權益行為被點名。2020年8月31日,工信部通報了2020年度第四批共101款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土巴兔裝修APP因“違規使用個人信息”而名列其中。
根據媒體報道,土巴兔方面稱,其在收到工信部關于APP整改的要求后,第一時間進行自查并整改,已于工信部規定時間內完成整改工作并通過驗收,目前不存在違規使用個人信息的情形。
數據顯示,土巴兔APP在報告期內的月均活躍用戶數達96.4萬。2020年12月,土巴兔APP最新月活躍用戶數達到139.8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