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長達一年,虎牙、斗魚合并終被否。
7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公告,稱依法禁止騰訊牽頭的虎牙與斗魚合并。公開信息顯示,這是反壟斷法實施十余年來互聯網領域第一起被禁止的投并案。
據貝多財經了解,虎牙與斗魚合并的提出最早是在2020年8月,有消息稱騰訊已開始主導斗魚和虎牙的合并事宜。同年8月,斗魚發布公告稱,其收到騰訊合并斗魚與虎牙的初步建議。
虎牙在其早前的公告中表示,虎牙及其附屬公司將收購斗魚已發行股份。2020年10月,斗魚和虎牙聯合發布公告,稱正式接受大股東騰訊提出的合并邀約,進行戰略合并。同時,雙方預計合并將在2021年上半年完成。
根據介紹,斗魚、虎牙合并后,新公司采取聯席CEO(首席執行官)制度,斗魚CEO陳少杰和虎牙CEO董榮杰,將共同出任聯席CEO,陳少杰加入合并后新公司董事會。
合并方案顯示,斗魚、虎牙雙方將按照1股斗魚ADS換0.730股虎牙ADS的比例進行合并。根據該換股比例,斗魚現有股東和虎牙現有股東將在合并后公司中各占50%的經濟權益。
合并完成后,斗魚將成為虎牙私有全資子公司,斗魚ADS將不再在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掛牌上市。不過,雙方的公告顯示,斗魚和虎牙的產品和品牌仍將保持相對獨立運營。
而在2021年1月4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則對騰訊控股有限公司(下稱“騰訊”)申報的虎牙公司下稱“虎牙”)與斗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斗魚”)合并案,依法進行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
彼時,虎牙方面回應稱“廣州虎牙科技有限公司早前已經主動將其與武漢斗魚魚樂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合并案,依法向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進行經營者集中申報,并會積極配合主管部門的審查程序。”
而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劉旭稱,“即便是申報了,如果在批準前先實施了經營者集中行為的部分或全部,還是會被反壟斷執法機構處罰。”
通報顯示,2021年6月24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申報方(騰訊)的再次申報予以立案審查。市場監管總局認為,此項集中(虎牙、斗魚合并)對中國境內游戲直播市場和網絡游戲運營服務市場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
根據《反壟斷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綜合多個方面,深入分析了此項經營者集中對市場競爭的影響,認為此項集中對中國境內游戲直播市場和網絡游戲運營服務市場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
對此,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提出兩項主要觀點,一是集中將強化騰訊在中國境內游戲直播市場上的支配地位,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
二是集中將使騰訊在上游中國境內網絡游戲運營服務市場和下游中國境內游戲直播市場擁有雙向封鎖能力,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認為,交易前,騰訊已具有虎牙單獨控制權和斗魚共同控制權,但虎牙和斗魚之間尚存在一定的競爭,本項集中將徹底消除這種競爭,進一步強化其市場支配地位。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強調,本項集中后,騰訊在上下游均擁有較強的市場控制力,有能力和動機對下游游戲直播市場的競爭對手實施網絡游戲著作權許可封鎖,對上游網絡游戲運營服務市場的競爭對手實施直播推廣渠道封鎖,在上下游市場形成閉環,排擠現有競爭對手、扼殺潛在競爭對手。
對于斗魚虎牙合并被否一事,騰訊方面7月10日發布公告表示,其已經收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公告,該公司將認真遵守審查決定,積極配合監管要求,依法合規經營,切實履行社會責任。
財務方面,斗魚2016年至2020年的營收分別為7.86億元、18.86億元、36.54億元、72.83億元與96.0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7.83億元、-6.13億元、-8.76億元、3330萬元與4.05億元。
對比來看,虎牙的規模與斗魚相當。具體來看,2018年、2019年、2020年,虎牙的營收分別為46.63億元、83.75億元、109.1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9.38億元、4.68億元、8.84億元。
貝多財經了解到,在虎牙、斗魚合并案被否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已經多次發布互聯網平臺未依法申報經營者集中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處罰對象包括阿里巴巴、騰訊、滴滴等。
就在7月7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還依法對互聯網領域22起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對涉案企業分別處以50萬元罰款。信息顯示,處罰案件包括騰訊收購搜狗股權案、阿里網絡收購紐仕蘭股權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