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頭發也能種出來”為口號作為賣點的植發機構雍禾植發也要上市了。6月17日,雍禾醫療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雍禾醫療”)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
信息顯示,雍禾醫療成立于2005年,主要經營品牌為“雍禾植發”。雍禾醫療在招股書中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稱,于2020年,中國共有約2.509億人患有脫發,其中男性1.635億。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20年中國的毛發醫療服務市場為184億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1381億元。其中,植發醫療市場在2020年的規模約為134億元,預計將以18.9%的復合年增長率發展,到2030年將達到756億元。
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公布的數據也顯示,受脫發問題困擾的中國人近2.5億,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脫發。而這便是雍禾醫療的潛在客戶群體,解決“脫發焦慮”問題也成為了雍禾植發所代表的植發機構的商業模式。
營收穩定增長,利潤水平波動明顯
雍禾醫療稱,其在中國50個城市經營51家醫院,擁有約1200人的專業醫療團隊,包括229名注冊醫生和930名護士。弗若斯特沙利文提供的報告顯示,雍禾醫療是中國最大的專門從事提供一站式毛發醫療服務的醫療集團。
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與2020年,雍禾醫療的營業收入分別為9.34億元、12.24億元和16.3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350.0萬元、3562.4萬元和1.63億元。
按收入結構來看,雍禾醫療的收入主要來自提供植發醫療服務(即“植發”)。數據顯示,其報告期內的植發醫療服務收入分別為9.18億元、11.98億元、14.13億元,占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8.3%、97.8%、86.2%。
整體來看,雍禾醫療的營收增速相對保持穩定,其中2019年、2020年分別同比增長31.1%、33.8%。不過,其凈利潤規模卻在2019年出現了大幅下滑的情況,較2018年驟降33.4%。
貝多財經發現,雍禾醫療2019年的凈利潤大幅下降,與其營銷費用飆升不無關系。報告期內,雍禾醫療的營銷費用分別為4.64億元、6.50億元、7.80億元,占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9.6%、53.1%、47.6%,分別同比增長40.24%、19.89%。
相比之下,雍禾醫療2018年、2019年與2020年的營業成本分別為2.32億元、3.35億元、4.1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4.43%、24.24%。其中,員工成本占比分別為45.6%、43.4%、39.8%。
ROE水平低,中信產業基金持股21%
貝多財經發現,雍禾醫療在其招股書中披露了C端用戶的消費水平。其稱,“我們通常向普通級服務患者收取2萬-3萬元,優質級收取5萬元,向接受‘雍享’服務的患者收取10萬元。”
而在2020年,雍禾醫療接受普通服務的患者為4.85萬人,占總人數的比例為95.7%。按照雍禾醫療報告期的毛利率76.7%、74%和75.1%計算,平均每個普通患者的成本為1.5萬元至2.25萬元,中位數接近2萬元。
雍禾醫療表示,2020年,其擁有11%的市場占有率,植發醫療服務所產生的收入超過行業第二名和第三名的總和。2018、2019年、2020年,其植發患者的總人數分別為3.5萬人、4.3萬人和5.07萬人。
同期,雍禾醫療向患者支付的金錢賠償總額分別為40萬元、30萬元和2353元。招股書顯示,雍禾醫療2020年的客戶負面投訴總計約0.09%,退款率為0.38%,處于較低水平。
公開信息顯示,雍禾植發創建于2005年,其創始人張玉年僅35歲,畢業于2001年,2005年進入植發領域并在2010年成立了雍禾醫療。當前,張玉合計持有雍禾醫療約42.66%的股份。
同時,張玉的胞弟張輝擁有5.64%的股權,擔任雍禾醫療的執行董事兼采購總監。機構方面,中信產業基金曾在2017年參與對雍禾醫療的投資。IPO前,中信產業基金持有雍禾醫療21.59%的股權,為唯一外部股東。
值得一提的是,雍禾醫療的ROE(凈資產收益率)并不高。招股書顯示,其2018年、2019年與2020年的平均權益回報率分別為30.3%、16.1%、50.6%,而平均資產回報率分別為8.5%、4.3%、12.9%。
亂象頻生,因廣告違法被罰超26次
植發需求旺盛,該領域的入局者也不少。
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共有近2.8萬家植發養發相關企業。其中,個體工商戶占比為84%。其中,廣東省的植發養發相關企業數量最多,超過4000家,占全國相關企業總量的15%。
與在線教育相似的是,植發領域的營銷有過之而無不及。此前,好頭發創始人徐峰曾表示,公立醫院的植發科室利潤率在60%-70%;私立醫院為40%-50%,而大型連鎖機構利潤率僅20%左右,巨大的差異主要受店面數量和營銷成本的影響。
與此同時,亂象也時有發生。據21世紀商業評論此前報道,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皮膚科副主任吳文育認為,植發屬于醫療行為,必須在正規醫療機構進行,“目前的問題主要存在于機構的醫療資質以及手術相關醫護人員的資質。”
中日友好醫院毛發醫聯體負責人楊頂權稱,“第一是非皮膚科醫生操刀,認為只要是頭發就能種;第二是認為一種定終生,后續不需要再進行養護;第三是技術不過關;第四是在宣傳上過度夸大新技術,誤導消費者。”
以雍禾醫療為例,其旗下北京雍禾美度門診部有限公司(下稱“雍禾美度”)曾因違反《醫療廣告管理辦法》遭到多次罰款。其中,2018年曾被罰款80萬元,作出處罰決定的為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雍禾美度還因變造醫療廣告審查批準文件,在上海地鐵1號線、2號線、4號線車廂發布未經審查批準的廣告內容,被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處罰款176.7萬元,并被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列入2018年第四批典型虛假違法廣告案件。
據貝多財經不完全統計,雍禾醫療以及其旗下雍禾植發門診部因廣告違法行為合計遭到處罰的次數達到26次。同時,還有門診部因任用未取得醫療美容主診醫師資格的醫師單獨為患者開展醫療美容活動而遭到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