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經濟復蘇的大環境下,我們發現整體出行的消費趨勢更加趨向于價格敏感、性價比優先的模式。在運力供給端,我們發現更多運力進入到了出行領域,有總量運力供給過剩的情況。面對這樣的市場機遇與挑戰,嘀嗒出行始終聚焦輕資產模式。在行業激烈的競爭下,我們仍然保持穩定的持續性盈利能力。” 3月24日,嘀嗒出行CFO姜震宇在2024年年度業績溝通會上表示。

根據嘀嗒出行披露的2024年年度業績報告,2024年嘀嗒出行實現總收入7.87億元,毛利潤和經調整利潤凈額分別達到5.67億元和2.11億元,毛利率和經調整凈利潤率分別達到72%和26.8%,已連續六年實現盈利;同時,現金、限制性現金及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16.92億元,同比增長18.7%。
一直以來,嘀嗒出行持續通過產品創新為車主和乘客提供更多差異化的服務,并致力于為順風車車主提供更合適、更高順路度的路線。比如,2024年下半年,嘀嗒出行推出了站點拼車的新模式,以滿足車主想要更順路和乘客想要更低價的雙端需求。同期,嘀嗒出行也推出了同行邀請模式,以加強如通勤這類常見順風車場景下乘客和車主的聯系,提高雙方出行體驗和確定性。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嘀嗒出行App總注冊用戶數超過3.72億人,同比增長10.5%,其中認證順風車車主1890萬人,同比增長21.4%。2024年嘀嗒順風車總訂單量達1.2億,交易額73.64億元。目前,嘀嗒順風車業務已覆蓋全國366個城市。
嘀嗒出行創始人&CEO宋中杰在業績溝通會上透露,推出更低價的順風車產品,是嘀嗒出行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從業務發展的實質來看,中國的順風車本質上一定要滿足真順路和低價兩個特性,嘀嗒出行一直在踐行推動中國真順風發展。比如去年推出的站點拼車,通過大數據和算法描繪拼車路線的上/下車點,為車主標識出最順路的上/下車點,同時價格比常規順風車低20%~50%,進一步降低了乘客的出行成本,目前已取得積極進展,很快將推送全新升級版本。”
同時,宋中杰也談及了順風車和網約車在司乘關系方面的巨大差異。“出租車、網約車的司乘關系是付費和服務的合同關系,但順風車是平等互助的關系,基于這一關系,我們去年推出了半熟人出行,未來我們將緊緊抓住更順路、更低價、更友好、更有趣味的特性,持續演進產品,推出更好的熟人出行方式新體驗。”
目前國內的順風車業務仍處于價值發現階段,市場需求也未被充分釋放,順風車的益處尚未被大眾完全的認知。姜震宇表示,未來嘀嗒出行會從供需雙端協同發展,構建增長飛輪,也將通過接入更多合適的第三方平臺渠道實現更多的流量入口。
一方面,面向下沉市場,嘀嗒出行將采用私域流量精細化運營,強化“低價不低質“的心智傳播,并通過小程序功能迭代優化等方式獲取增長。同時,將通過算法持續完善路線的精準匹配,推薦更高順路度的訂單來加強車主的粘性。
另一方面,面向用戶群體,嘀嗒出行將持續探索規模化的順風車使用場景,比如公司員工通勤和大學校園的學生出行的場景等。在私家車主側,將通過推出不同的模式來對私家車主的需求進行分層運營,為私家車主提供更好的同行體驗,特別是尋求更高順路度的車主。未來,嘀嗒出行將持續迭代站點拼車產品,以更順路、更低價服務更多的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