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雙11的第16個年頭。這個延續了多年的購物節,和往年有很大不同。
其中最大的不同在于,今年雙11遇上了有史以來的“最強國補”。四川、湖北、廣東、上海等各地政府,掏錢補貼家電消費的20%,相當于在雙11的基礎上打八折。
這次財政部一共統籌安排了將近 1500 億元左右的預算,用來給地方政府實施這項補貼政策。如果說補貼也有級別的話,這次的國家補貼,可以稱之為“千億補貼”。
像冰箱、空調、洗衣機、熱水器、吸油煙機等8大類家電,在8折左右的價格就能拿下。無論是補貼力度,還是種類覆蓋,都是史上罕見。
有網友表示:“以前雙11,其實是不太感興趣的,因為知道有些商家會搞小動作,先漲價再降價,今年雙11的國補不一樣,可以說是近幾年折扣力度最大的一次了。”
從銷售數據上,就能看出來大家的消費熱情有多高。星圖數據顯示,截至10月30日,2024年雙11全網累計銷售額達到8450億元人民幣。其中,家電品類以1324億元的銷售額位居榜首,占據15.7%的市場份額。
在各大電平臺上,家電的銷量一路上漲。就拿一直以穿戴服飾出名的唯品會來說,自從雙11疊加國家補貼的活動開始之后,平臺上的小家電、筆記本電腦等銷量快速增長,掃地機器人、電飯煲、空氣炸鍋等家電的銷量都實現了倍數級以上的增長。
當然,今年雙11的家電市場能如此火爆,和雙11本身的變化也有很大關系。今年雙11的戰線比往年更長,今年被稱為史上最長雙11,各大電商平臺基本在10月中旬陸續開始活動,和去年比起來提前了10天左右。
另一個明顯的變化是,各大電商平臺不再硬卷價格,不再強調“絕對低價”,而是強調“有品質的低價”。
無論是流量分配機制,還是改價系統,所有的手段都在弱化“絕對低價”,拒絕讓低價和低劣劃等號,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消費體驗。雙11的商品,不僅要做到便宜,商品品質、平臺及商家的服務也得好才行。
具體措施上,天貓、京東、唯品會等電商,取消預售,采用現貨售賣,拿出更多資金投入到消費券、商家補貼和紅包上。當求變的雙11,遇上“最強國補”,史無前例的優惠力度,和認真的態度,將為消費市場帶來更多的可能。
電商平臺開始明白一個道理,一時的“絕對低價”,固然能夠帶來生意,但是并不能持久,只有兼顧低價和品質的確定性,為商家創造一個公平的經營環境,才能拉動消費者和商家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