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過會企業IPO撤單。
近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顯示,上海盛普流體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盛普股份”或“上海盛普”)撤回上市申請文件,保薦人海通證券撤銷保薦。因此,深圳證券交易所決定終止對該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審核。
據貝多財經了解,上海盛普于2022年6月遞交招股書,準備在創業板上市,原計劃募資7.07億元,將用于新能源流體設備擴產項目、新材料及核心部件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技術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2023年1月,上海盛普上會并順利通過。但在此后,該公司遲遲未提交招股書(注冊稿),IPO進程陷入“僵局”。時隔20個月,上海盛普則主動選擇了撤回上市申請文件,和蘇州百勝動力機器股份有限公司的路徑基本一致。
天眼查App信息顯示,上海盛普成立于2007年6月,前身為上海盛普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4689.2573萬元,法定代表人為付建義,主要股東包括至騫實業、李強等。
據招股書介紹,上海盛普專注于精密流體控制設備及其核心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安全、智能、高效的流體控制解決方案,產品主要應用于新能源(包括光伏、動力電池等)、汽車電子等產品的生產制造。
上海盛普在招股書中稱,隆基綠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阿特斯和東方日升等光伏組件廠商均為該公司核心客戶。同時,逐步向動力電池、汽車電子延伸,已覆蓋寧德時代、中創新航、國軒高科、孚能科技等,并進入特斯拉等的設備供應鏈體系。
2019年度至2022年上半年,上海盛普的營收分別為1.26億元、1.77億元、2.64億元和1.2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347.56萬元、3622.96萬元、5527.83萬元和2397.34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2174.57萬元、3480.82萬元、5201.25萬元和2156.36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海盛普的毛利率整體呈現下降趨勢。報告期內,該公司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3.06%、42.11%、40.86%和38.78%,持續下降。海盛普方面稱,該公司毛利率受產品結構、產品售價、原材料價格波動等多因素影響,
按業務類型來看,上海盛普的收入主要來自設備銷售,以及設備零配件等。報告期內,該公司的設備銷售收入分別約1.03億元、1.52億元、2.34億元和1.08億元,分別占其主營業務收入的81.83%、85.99%、88.69%和86.98%。
而按產品下游應用來看,上海盛普的收入主要來自覆蓋光伏、動力電池、汽車電子等領域。報告期內,應用于光伏領域的產品占該公司收入比分別為93.37%、93.92%、91.84%和90.87%,應用于動力電池領域的產品收入占比分別為3.18%、4.74%、6.44%和8.19%。
貝多財經了解到,上海盛普的供應商也較為集中。報告期內,該公司向前五大供應商的采購金額占其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59.63%、58.73%、60.68%和62.18%,尤其是供膠類、計量類和出膠類原材料的供應商較為集中,主要由固瑞克、英格索蘭供應。
本次上市前,上海盛普的實際控制人為付建義、劉燕夫婦。據招股書披露,二人通過控股股東至騫實業間接持有該公司60.56%的股份。其中,付建義為上海盛普董事長、總經理,劉燕為董事。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盛普的保薦人海通證券控制的廈門海通金圓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有該公司5.12%的股份,入股時間為2021年8月。保薦工作報告顯示,保薦人2021年10月進場并在當月18日完成立項。
對于保薦人參股,深圳證券交易所要求保薦人說明入股上海盛普的主要過程及合規性,對相關公司當月進場并完成立項的合理性,相關工作耗時及與行業內正常周期的匹配性,立項委員會審議材料的充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