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顯示,飛潮(上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飛潮新材”)及其保薦人國金證券撤回上市申請文件。因此,上海證券交易所決定終止對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的審核。
據貝多財經了解,飛潮新材于2023年6月遞交招股書,準備在科創板上市,原計劃募資9.28億元,將用于高端過濾分離材料及配套元件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研發中心項目,以及無機膜及成套過濾分離設備生產基地擴改建項目。
天眼查App信息顯示,飛潮新材成立2007年4月,是一家以從事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為主的企業。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3758.591萬元,法定代表人為何晟,股東包括何晟、何向陽、陳煒等。
據招股書介紹,飛潮新材專注于工業流體過濾分離純化領域,主要從事核心過濾材料、元件、設備及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包括基于自主研發、測試驗證的過濾材料生產的過濾元件,各種工藝專用的過濾設備,以及解決系統性工藝問題的過濾系統。
飛潮新材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的主要客戶包括美國通用電氣公司、九江德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廣西華創新材銅箔有限公司、河南開祥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廣西惠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飛潮新材的營收分別為1.40億元、1.83億元和3.50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027.30萬元、2197.09萬元和5394.48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299.80萬元、881.23萬元和5011.42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飛潮新材的毛利率持續下降。報告期各期,該公司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6.00%、45.00%、39.90%。飛潮新材在招股書中稱,主要是該公司產品結構變化、原材料成本上升及行業競爭加劇導致。
報告期各期末,飛潮新材合并口徑計算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5.82%、73.46%和64.22%,資產負債率較高主要是該公司過濾系統及設備主要以驗收法確認收入,有一定驗收周期,該公司在確認收入前,預收款項的金額較高。
本次上市前,飛潮新材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均為何向陽、何晟,合計控制該公司87.69%股份。據招股書披露,何向陽、何晟為兄弟關系。其中,何向陽為飛潮新材董事長,何晟為該公司董事兼總經理。
對此,上海證券交易所要求飛潮新材說明其股權高度集中的原因,以及何向陽、何晟親屬在發行人(即“飛潮新材”)處持股和任職情況,包括親屬關系、持股數量、入股價格和時間、具體職務、任職期間、在發行人處領取薪酬情況等。
同時,結合實際控制人親屬的招聘、錄用和離職過程,說明發行人與人員招聘相關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并得到有效執行;說明股東大會、董事會、經營層權力均集中于實際控制人,是否導致公司內部治理風險,如何防范實際控制人凌駕于內部控制的風險等。
另在2021年度,飛潮新材曾進行現金分紅4000萬元。按此計算,何向陽、何晟得到了約3500萬元的分紅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