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銀行IPO撤單。
6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顯示,江蘇海安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安農商銀行”或“海安銀行”)及其保薦人國泰君安證券撤回上市申請文件。因此,上海證券交易所決定終止對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滬市主板上市的審核。
據貝多財經了解,早在2018年6月,海安農商銀行就報送了招股書,準備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2023年全面注冊制實施后,該行平移至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遞交招股書,繼續IPO進程。
本次沖刺上市,海安農商銀行原計劃募資29.31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補充本行資本金。特別說明的是,亳州藥都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藥都農商銀行”)也在2024年初主動撤回了IPO申請。
天眼查App信息顯示,海安農商銀行成立于2001年2月,位于江蘇省南通市海安市。目前,該行的注冊資本為10億元,法定代表人為錢海標,股東包括蘇中建設等。其中,錢海標也是海安農商銀行董事長。
據招股書介紹,海安農商銀行是一家商業銀行,主要經營公司業務、個人業務以及金融市場業務等。其中,公司業務主要包括公司貸款、票據貼現、公司存款、國際業務和中間業務等,個人業務主要包括個人貸款、個人存款、中間業務以及銀行卡業務等。
截至2022年6月30日,海安農商銀行的資產總額約為813.58億元,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527.41億元,吸收存款余額648.98億元,股東權益82.60億元。截至同期,該行共有64家分支機構,包括1家總行營業部、61家支行和2家分理處。
海安農商銀行在招股書中表示,該行的業務主要集中于海安市。截至2022年6月末,海安市區域內共有1家政策性銀行、6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10家股份制商業銀行、2家城市商業銀行、3家農村商業銀行和1家村鎮銀行共計23家銀行業金融機構。
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海安農商銀行的營收分別為18.30億元、18.80億元、20.30億元和10.1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58億元、6.84億元、7.77億元和4.79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約為6.92億元、6.83億元、7.63億元和4.62億元。
整體而言,海安農商銀行的業績保持增長態勢。與此同時,該公司的資產質量也在優化。報告期內,該公司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27%、1.25%、0.99%和0.95%,撥備覆蓋率分別為307.40%、326.53%、420.99%和469.21%。
按業務結構來看,海安農商銀行的營業收入由利息凈收入貢獻。報告期內,該行的利息凈收入占比分別為87.98%、92.94%、89.98%和90.09%,非利息收入占比分別為12.02%、7.06%、10.02%和9.91%。
報告期內,海安農商銀行分別實現利息凈收入16.10億元、17.47億元、18.27億元和9.12億元。海安農商銀行在招股書中稱,利息凈收入由生息資產和計息負債的規模、生息資產平均收益率和計息負債平均成本率共同決定。
據招股書介紹,海安農商銀行的利息收入主要包括發放貸款和墊款、債券和其他投資、存放中央銀行款項、存放同業款項和買入返售金融資產產生的利息收入。報告期內,發放貸款和墊款的利息收入占比分別為69.63%、72.69%、75.74%和78.65%,占比較高。
對比來看,海安農商銀行的規模和已終止IPO進程的藥都農商銀行相近。本次沖刺上市,藥都農商銀行原計劃募資16.38億元。截至2022年6月末,藥都農商銀行的資產規模為590.45億元,發放貸款及墊款規模為458.96億元。
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藥都銀行的營收分別約為17.33億元、20.49億元、22.78億元和10.4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11億元、4.04億元、4.76億元和2.77億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5.10億元、4.15億元、4.77億元和2.66億元。
不過,藥都農商銀行的不良貸款率有所波動,整體呈上升態勢。截至2019年12月31日、2020年12月31日、2021年12月31日和2022年6月30日,該行的不良貸款比率分別為0.99%、1.52%、2.17%和2.34%。
和藥都農商銀行相同的是,海安農商銀行的地域性特色也較為明顯。報告期內,海安農商銀行在海安地區發放貸款和墊款占比分別為94.63%、94.39%、93.85%、93.29%和92.76%,均超過90%。
本次上市前,藥都農商銀行不存在單獨或與他人一致行動時可行使該行30%以上有表決權股份數的股東。同時,單一股東及其關聯方無法控制該行董事會。因此,該行也不存在實際控制人。
IPO前,中洲置業、蘇中建設均分別持股5%,其他單個股東的持股比例均不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