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山西省分行披露的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顯示,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服務有限公司(下稱“海科融通”)山西分公司因違反交易信息處理相關管理規定,未按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被罰款47.3萬元。
同時,時任海科融通山西分公司運營專員趙某對公司未按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負有責任,被罰款4.2萬元;時任海科融通山西分公司副總經理付某對公司未按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負有責任,被罰款4.2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海科融通母公司在過去的2023年虧損規模持續擴大。前不久,北京翠微大廈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翠微股份”,SH:603123)披露公告,稱該預計2023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9億元至-5.1億元,2022年同期為-4.39億元。
同時,翠微股份預計其2023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2.8億元至-2.0億元,2022年同期為2523萬元。據貝多財經了解,翠微股份2022年度的營收約入約39.66億元,同比增加13.41%。
而據翠微股份公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該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收9.17億元,較2022年同期減少25.58%;凈虧損為3.72億元,由盈轉虧。2023年前三季度,該公司現營收28.09億元,同比減少6.78%;凈虧損3.42億元,同比下滑714.18%。
天眼查信息顯示,海科融通成立于2001年4月,前身為北京北航融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擁有第三方支付業務許可證。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約為2.56億元,法定代表人為戎華,股東為翠微股份、翠微基金,分別持股98.3%、1.7%。
對于2023年度預虧,翠微股份給出的原因是:控股子公司海科融通在收單業務中存在部分標準類商戶交易使用優惠類商戶交易費率上送清算網絡的情形,需按新要求將額外新增涉及資金分批次退還至待處理賬戶,其對本次新增退還資金進行會計處理。
另外,海科融通區分手續費差額返還的損益性質,將差額的約80%作為非經常性損益,計入營業外支出,將差額的約20%作為經常性損益,沖減當期營業收入,影響報告期非經常性損益約3.3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