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江蘇安凱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凱特”)對上海證券交易所的首輪問詢進行了回復。貝多財經了解到,上海證券交易所合計對該公司提出了13大類問題,涉及境外業務、毛利率、募投項目、申報文件質量等等。
公開信息顯示,安凱特于2022年7月預披露招股書,準備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并于2023年2月進行了更新。2023年注冊制實施后,安凱特則平移遞交招股書,繼續推進IPO事宜。
本次沖刺上市,安凱特計劃募資4.47億元,其中,2.30億元將用于電解槽生產基地項目,6440.41萬元用于環保水處理高端裝備產業化項目,6217.25萬元用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另外9000萬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對此,上海證券交易所要求安凱特結合其現有產能、產能利用率、市場容量及競爭格局、公司客戶開拓、在手訂單獲取能力等因素,分析募投項目新增產能的消化能力,新增募投項目與市場需求變化是否匹配。
同時,結合新增固定資產投資金額、募投項目預計建成時間和募投項目實施后新增折舊、攤銷等具體測算對安凱特經營業績的潛在影響;結合其在環保領域的收入規模、技術積累情況,充分說明上述募投項目產業化的可行性。
據招股書介紹,安凱特專注于電化學領域,主要從事電解設備及其關鍵部件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主要產品為電解電極、電解槽及配件,其中,電解電極作為電解槽的核心部件決定了電解效率,電解電極和電解槽均屬于損耗件。
此前招股書顯示,安凱特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的營收分別為2.73億元、2.46億元、2.89億元和1.5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7194.54萬元、5719.74萬元、7275.08萬元和3849.87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7100.00萬元、5505.92萬元、7066.46萬元和3760.41萬元。
目前,安凱特的下游客戶主要集中于氯堿行業,同時也已經延伸至電解銅箔、環保及其他行業。報告期內,該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中應用于氯堿行業產品的收入占比分別為90.37%、91.74%、82.64%和74.79%。
安凱特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產品的生產高度依賴于與電解槽結構和電極材料及涂層相關的核心技術。報告期內,該公司核心技術產品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3.50%、78.87%、82.96%和81.24%。
對此,上海證券交易所要求安凱特舉例說明主要銷售合同的收入與主營業務收入的對應關系,是否存在對銷售合同收入進行拆分及相關依據;報告期內主營業務收入分類是否合理,是否能夠反映其業務實質等。
同時,要求安凱特按細分產品類型說明不同收入確認方式對應的收入金額及占比,結合具體合同約定及具體業務流程,對照企業會計準則中對收入確認的一般性要求,說明收入確認的具體方法和時點是否恰當,是否與同行業公司一致。
關于境外收入,上海證券交易所要求安凱特說明其與銷售服務商的合作歷史,所簽訂合同的業務性質及主要條款,拓展的主要客戶及收入占比,通過銷售服務商進行海外銷售服務是否符合行業慣例;
海外銷售服務商在安凱特與客戶前期接洽、項目前期研發階段、合同簽訂、履約、回款等環節發揮的具體作用,與發行人銷售人員的異同,海外銷售服務商人員、境外銷售人員數量與境外客戶數量的匹配關系,結合相關內容說明公司海外銷售業務的開展方式;
同時,安凱特與現有客戶合作、新客戶開發是否主要依賴海外銷售服務商,是否存在因服務商變動而流失客戶的風險,在銷售服務費對應收入占比較低情況下,2-3名主要業務人員可以應對國外市場的依據是否充分。
另外,安凱特的申報材料質量也遭到了質疑。其中,安凱特在反饋意見中回復:僅需要3名主要業務人員即可應對國外市場的客戶開發及維系工作,但在保薦工作報告稱:僅需要2名主要業務人員即可應對國外市場。
不僅如此,安凱特的申報材料中存在多處錯別字、語病,如:合伙人不得主動要求退貨或轉讓其財產份額;公司核心技術主要應用于在電解電極生產流程及電解電極生產流程;主要是采購原因包括向個人采購流程便利快捷和采購成本優勢等。
招股說明書:上海昭晟機電(江蘇)有限公司,反饋意見回復:上海昭晨機電(江蘇)有限公司;招股說明書重大事項提示及風險因素中部分內容的針對性不強,如“核心技術人員流失風險”“研發失敗風險”等。
對此,上海證券交易所要求安凱特的保薦機構質控、內核部門說明對申報文件質量有效把關的具體措施,是否勤勉盡責。據貝多財經了解,安凱特的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證券,保薦人代表為劉奎波、臧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