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貝多財經從港交所披露易了解到,百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百望股份”或“百望云”)的上市申請材料“失效”,目前無法正常查看或下載。
事實上,招股書“失效”是港交所的正常機制,代表擬發行人的財務審計數據過期,需要補充新一期的財務數據。擬發行人在“失效”后的3個月內補充最新財務資料,即可繼續推進上市流程。
而在1月2日,中國證監會國際合作部發布了關于百望云境外發行上市及境內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備案通知書(國合函〔2024〕5號)。根據證監會披露的境外上市備案情況表,百望云的申報類型為直接境外上市,備案接收日期為2023年7月18日。
公開信息顯示,百望云于2023年6月28日遞交招股書,準備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海通國際為其獨家保薦人。此前,百望云曾于2021年1月7日與中信建投證券就籌備A股上市訂立輔導協議,后于2021年9月暫停上市輔導。
據招股書介紹,百望云是一家綜合企業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注于通過百望云平臺提供財稅數字化及數據驅動的智能解決方案。百望云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于2016年協助淘寶建立「阿里發票平臺」。
于2023年,淘寶與百望云訂立協同框架協議,淘寶同意授予該公司于「阿里發票平臺」品牌名稱下的在線發票平臺的權限,并讓百望云作為平臺上的稅務服務提供商。這意味著,百望云依賴阿里巴巴而生。
貝多財經了解到,百望云的掌舵人為女性創業者陳杰。根據公開信息,陳杰曾在北京握奇數據系統有限公司擔任信息安全事業部副總經理。2015年,陳杰參與創立百望云,曾獲選為2018福布斯中國商界25位潛力女性之一。
百望云在招股書中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稱,按2022年收入計,百望云在中國云端財稅相關交易數字化市場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6.6%。同年,百望云的云化解決方案,完成約7億次發票處理請求,開具約17億張增值稅發票。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百望云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91億元、4.54億元和5.26億元,凈虧損分別為3.89億元、4.48億元和1.56億元,經調整凈虧損(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分別為4191.4萬元、1673.9萬元和7029.5萬元。
不難看出,百望云的收入整體保持增長態勢,但增速已經開始下滑,對應的營收增長率由2021年的55.87%降至2022年的15.87%,年復合增長率為34.39%。另外,百望云的虧損也在增加,尤其是2022年的經調整虧損金額同比擴大三倍有余(319.95%)。
與此同時,百望云的毛利率還出現明顯的波動,即從2020年的46.1%提升1.5個百分點至2021年的47.6%,而后于2022年又大幅降至40.8%,減少了6.8個百分點。換句話說,百望云的核心財務指標并不穩定。
究其根本,是百望云的成本飆升,尤其是銷售成本。以2022年為例,該公司的銷售成本達到了3.11億元,同比增長30.67%。其中,轉介費(數字精準營銷服務向營銷代理支付的費用)為1.54億元,較2021年增長140.63%。
貝多財經發現,百望云的現金流也稍顯緊張。招股書顯示,百望云過去三年的經營活動所用凈現金、投資活動所用凈現金均為負值。報告期內,該公司的經營活動所用凈現金分別為-8006.9萬元、-1398.9萬元和-6427.6萬元,均處于流出狀態。
同期,百望云的投資活動所用凈現金分別為-2.09億元、-1.90億元和-1.89億元。此外,百望云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從2020年末的2.73億元增長為2021年末的5.05億元;而在2022年則降至2.37億元,同比驟降53.07%。
成立至今,百望云獲得了多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阿里巴巴、復星國際、深創投、大眾公用和上海國資委等。其中,百望云2019年的A輪融資由阿里巴巴領投,2021年的C輪融資則由復星星元創新資本領投。
本次上市前,陳杰持股27.10%,為百望云的大股東。同時,阿里巴巴持股11.87%,為百望云的第二大股東;復星則為其第六大股東,持股5.31%;旋極信息持股9.91%,大眾公用持股3.23%,東方富海投資合計持股4.81%,上海國資委持股2.57%。
此外,紅塔證券、深創投等也是百望云的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