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貝多財經從港交所披露易了解到,聚水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聚水潭”)的上市申請文件被標注為“失效”,暫時無法正常查看或下載。公開信息顯示,聚水潭于2022年6月23日遞表,至今已有6個月。
事實上,招股書“失效”是港交所的正常機制,代表擬發行人的財務審計數據過期,需要補充新一期的財務數據。根據規定,擬發行人在“失效”后的3個月內補充最新財務資料,即可繼續上市流程。
據招股書介紹,聚水潭提供一站式的豐富SaaS產品和服務,幫助客戶無縫升級業務能力、提高業績表現并發展跨平臺業務,同時極大降低部署和運營成本。于2022年,聚水潭已服務SaaS客戶4.57萬名。
根據灼識咨詢資料,按2022年收入計算,聚水潭是中國最大的電商SaaS ERP提供商,占據20.7%的市場份額。在中國電商運營SaaS市場中,按2022年SaaS收入計,該公司2022年SaaS總收入排名第一。
據貝多財經了解,聚水潭的主要經營主體為上海聚水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天眼查信息顯示,該公司成立于2014年9月,注冊資本為381.4351萬元,法定代表人為駱海東,全資股東為Hong Kong True Value Limited。
招股書顯示,聚水潭ERP是聚水潭的核心SaaS產品,服務并滿足商家客戶在電商平臺上處理電商訂單相關的關鍵需求,主要功能包括訂單管理系統(OMS)、倉儲管理系統 (WMS)、采購管理系統(PMS)及分銷管理系統(DMS)等。
按產品類型來看,聚水潭的收入主要分為電商SaaS ERP產品、其他電商運營SaaS產品。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聚水潭的電商SaaS ERP產品收入分別為2.55億元、3.74億元和4.57億元,占比分別為86.7%、86.2%和87.4%。
整體而言,聚水潭的收入保持增長態勢,但尚未實現盈利。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聚水潭的營收分別為2.94億元、4.33億元和5.23億元,毛利分別為1.36億元、2.19億元和2.74億元,凈虧損分別為3.64億元、2.54億元和5.07億元。
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聚水潭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經調整虧損分別為1.07億元、1.37億元和3.79億元。據此計算,聚水潭在過去三年的虧損金額合計超過6億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聚水潭累計虧損約15.86億元。
聚水潭在招股書中稱,其對投資者的金融負債作為負債進行會計處理,并處于負權益狀況。自2020年進行C輪融資以來,該公司并未尋求新的股權融資。不過,聚水潭有望在IPO完成后實現正權益狀況,此后對投資者的金融負債將從金融負債重新指定為權益。
據招股書披露,聚水潭于2015年就完成了天使輪融資。2019年,聚水潭分別完成B1、B2和B3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圓璟資本、藍湖資本、紅杉等。2020年,聚水潭完成由高盛、中金共贏基金和藍湖資本投資的2.86億元C輪融資,投后估值為60億元。
本次上市前,聚水潭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CEO)駱海東通過Black Tea持股21.40%,賀興建通過Popogo持股12.74%,李燦升通過Taurus Lee持股6.06%,王瑜通過Nico and Winco持股3.78%。其中,駱海東可行使上述股東的投票權,合計約43.98%。
同時,聚水潭員工激勵計劃持股8.17%,上海暉鉅管理咨詢通過Ameba Bamboo持股10.86%,紅杉智盛通過巨曜持股7.50%,高盛通過Broad Street Investments(Singapore)持股5.83%、通過StoneBridge 2020、StoneBridge 2020 Offshore分別持股0.23%、0.12%。
此外,中金、GGV等也是聚水潭的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