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深圳安培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培龍”,SZ:301413)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本次上市,安培龍的發行價33.25元/股,發行1892.35萬股,募資總額約6.29億元,募資凈額約5.44億元。
而據貝多財經了解,安培龍于2021年5月31日遞交上市申請,2022年7月27日過會。本次沖刺創業板上市,安培龍計劃募資4.94億元,將用于安培龍智能傳感器產業園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上市首日,安培龍的開盤價為70.00元/股,較IPO發行價上漲110.53%,盤中最高報96.00元/股。截至收盤,安培龍的股價報收93.00元/股,較發行價的漲幅為179.70%,總市值約為70億元。
天眼查信息顯示,安培龍成立于2004年11月,前身為深圳市安培盛科技有限公司。當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5677.0335萬元,法定代表人為鄔若軍,股東包括同創偉業、中移創新產業基金等,旗下擁有3家全資子公司。
據招股書介紹,安培龍是一家專業從事熱敏電阻及溫度傳感器、氧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安培龍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擁有從陶瓷材料研發到熱敏電阻及傳感器生產制造的完整產業鏈。
同時,安培龍在材料配方、陶瓷基體制備、成型、燒結、印刷、封裝等方面均擁有自主研發能力和核心技術。目前,該公司已取得境內專利授權73項和境外專利授權2項,并將相應的專利和核心專有技術應用到產品上。
在熱敏電阻及溫度傳感器領域,就國內市場而言,除主要客戶美的集團外,未來安培龍將持續加大與格力電器、海爾智家、TCL等家電品牌的合作力度。與此同時,把握新能源汽車、光伏、儲能等新興領域的業務機會,與比亞迪等企業深入合作,持續提升市場份額。
在國際市場,安培龍逐步進入國際品牌的供應鏈體系,與芝浦電子、興勤電子、TDK等國際企業同臺競爭,成功進入了綠山咖啡、雀巢咖啡、TTI、Gentherm等國際品牌的供應鏈體系,成功實現進口替代。
在壓力傳感器領域,安培龍打破了國外公司對陶瓷電容式壓力傳感器的技術壁壘,且是國內少有能夠順利產業化的企業,已實現對比亞迪、上汽集團、長城汽車、東風汽車等品牌的批量交付,成功實現進口替代,未來將有望成為國內車規級傳感器進口替代的中堅力量。
2020年、2021年、2022年度和2023年上半年,安培龍的營收分別為4.18億元、5.02億元、6.26億元和3.6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010.76萬元、5259.58萬元和8930.89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5345.41萬元、4668.18萬元、7007.57萬元和4095.54萬元。
報告期內,安培龍的熱敏電阻及溫度傳感器主要配套用于消費類產品,其中境內外銷售金額為3.71億元、4.38億元、3.60億元和1.94億元,在全球消費類產品領域的市場占有率約為2%;
同期,安培龍的境內銷售金額為2.76億元、3.22億元、2.68億元及1.41億元,2020-2022年在國內消費類產品領域的市場占有率約為5%(2020年至2022年,消費類產品細分領域的市場規模為48億元、51億元及53億元),仍有較大的市場發展空間。
整體而言,安培龍的研發費用處于增長態勢。2020-2022年,該公司的研發投入分別為2292.02萬元、3280.15萬元和4124.37萬元,占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48%、6.54%和6.59%,最近三年研發投入復合增長率為34.14%。
而據智慧芽數據顯示,安培龍共有84件專利申請信息,其中發明專利35件,占比41.67%;失效專利7件,占比8.33%。通過算法分析,該企業的專利布局主要專注在傳感器、氧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氧化鋯等技術領域。
本次上市前,安培龍的實際控制人為鄔若軍、黎莉夫婦,兩人直接持有及間接控制該公司合計53.7281%的股份,為該公司(共同)實際控制人。目前,鄔若軍擔任安培龍董事長、總經理,黎莉則為董事、倉儲物流中心經理。
其中,鄔若軍直接持有安培龍42.2238%的股份,通過瑞航投資控制公司7.5219%的股份,其直接持有及間接控制公司合計49.7457%的股份;黎莉與鄔若軍為夫妻關系,直接持有該公司3.9824%的股份。
此外,長盈投資持股12.8883%,南海成長持股8.1445%,李學靖持股6.578%,同創偉業持股3.0733%,創東方富饒持股2.7144%,西博叁號持股2.6945%,中移創新持股2.6549%,李璐持股2.4166%,陳旭明持股2.149%,保騰創投、高新投創投分別持股0.9735%,高國亮持股0.8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