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江西一脈陽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一脈陽光”)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貝多財經了解到,這是一脈陽光繼2023年5月遞表失效后又一次沖刺IPO。
天眼查信息顯示,一脈陽光成立于2014年10月,目前注冊資本約為3.38億元,法定代表人為陳朝陽,股東包括南昌一脈、王世和、顧軍軍等,百度、京東、高盛、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也曾參與對該公司的投資。
據招股書介紹,一脈陽光是一從事醫學影像服務的??漆t療集團,從事醫學影像中心投資運營、醫學影像云平臺技術開發、醫學影像人才培養、醫學影像產業鏈服務,核心業務包括影像中心服務、影像賦能解決方案和一脈云服務。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按2022年醫學影像中心網點數目、設備數目、執業影像醫生數目、日均檢查量及患者支付的費用計,一脈陽光在中國所有第三方醫學影像中心運營商中排名第一。
一脈陽光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也是中國唯一一家為整個醫學影像產業鏈提供全面影像服務及價值的醫學影像平臺營運商及管理者,于2021年開始建立互聯網醫院,并于次年取得具有互聯網醫院資質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一脈陽光的醫學影像中心網絡由88個影像中心組成,包含8個旗艦型影像中心、24個區域共享型影像中心、43個??漆t聯體型影像中心和13個運營管理型影像中心,覆蓋16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一脈陽光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01億元、5.92億元和7.84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5.1%;凈虧損分別為1.20億元、3.82億元和1505.8萬元,主要受COVID-19影響,且旗艦型影像中心均處于發展階段。
進入2023年后,得益于一脈陽光的影像中心逐漸實現規模化效益,其各項業績指標均有所提升。具體來看,一脈陽光2023年上半年實現收入5.30億元,同比增長46.71%;實現凈利潤431.3萬元,實現扭虧為盈。
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一脈陽光2020年、2021年、2022年度和2023年上半年的經調整凈利潤分別為-3812.1萬元、-7082.1萬元、-545.4萬元和5928.0萬元;經調整EBITDA分別為1.40億元、1.48億元、2.13億元和1.67億元。
就業務結構而言,影像中心業務為一脈陽光的主要收入來源。報告期內,該業務分別貢獻收入3.39億元、4.42億元、4.98億元的和3.39億元,占比分別為67.7%、74.7%、63.4%和64.0%,穩定在六成以上。
進一步進行拆分,與三線城市及縣域醫院合作的區域共享型影像中心是一脈陽光影像中心服務的業績基石,分別于報告期內實現收入2.12億元、2.50億元、2.70億元和1.85億元,占對應板塊收入的62.3%、56.5%、54.3%和54.4%。
值得一提的是,一脈陽光的毛利水平在報告期內總體保持平穩,毛利潤分別為1.57億元、1.75億元、2.37億元和1.89億元,2023年上半年毛利額超過2021年全年;毛利率分別約為31.3%、29.6%、30.2%和35.6%,呈穩中有增態勢。
貝多財經發現,扎根于一、二線城市或省會、直轄市的旗艦型影像中心分別實現毛利-2279.5萬元、-336.6萬元、-971.6萬元和1672.6萬元,在門店較2022年末僅增加1家的情況下于2023年上半年扭虧為盈,并實現22.7%的毛利率。
影像服務是醫療行業中“長坡厚雪”的典型,建設成本高、盈利周期長。據招股書披露,一脈陽光來自醫療設備與原材料的采購成本分別為1.43億元、1.56億元、2.67億元和1.85億元,分別占其銷售成本的41.3%、37.4%、48.8%和54.2%。
報告期內,一脈陽光的物業、廠房及設備的折舊主要指影像中心服務的醫學影像設備的折舊,分別為1.02億元、1.24億元、1.38億元和7306.1萬元,占其銷售成本的29.5%,29.8%、25.3%和21.4%。
一脈陽光亦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的盈利能力受醫療設備及原材料成本波動影響。如果一脈陽光無法適應醫療供應成本的變化,或無法將該等成本增加轉嫁于客戶收入,都將對其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此外,一脈陽光預計其未來將繼續進行影像中心的擴張,以增加客戶群和供應商。因此,該公司的募資所得將主要用于在醫療資源分布相對不均的地區繼續拓展醫學影像中心網絡。
具體來看,一脈陽光計劃于2026年年底前按市況及擴張計劃建立約25個區域共享型影像中心、40個??漆t聯體型影像中心或運營管理型影像中心和4個旗艦型影像中心,并在醫學影像領域尋求戰略合作和并購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