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行星
來源|貝多財經
被大眾所熟知的“雪王”,或將再度沖刺上市。
10月10日,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蜜雪冰城”)對網傳其將赴港上市并募資約10億美元一事做出回應,稱對此消息“不予置評”。貝多財經了解到,蜜雪冰城曾于2022年9月沖刺深交所IPO,但后續并無進展。
隨著新式茶飲的風靡,蜜雪冰城所處細分賽道內的不少企業紛紛開始加快資本化的步伐。其中,茶百道于8月15日向港交所遞表,古茗、滬上阿姨、霸王茶姬等品牌也于近期被傳正在謀求赴美或赴港上市。
面對扎堆上市、競爭日益激烈的茶飲市場,手握“對內布局加盟模式,對外進行IP營銷”兩大法寶的蜜雪冰城能否守住“高質平價”領域的王座?又該如何挖掘更多的可能性?
一、加盟“內卷王”,2021年收入破百億
蜜雪冰城成立2008年4月,其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97年一家名為“寒流刨冰”的冷飲店。天眼查信息顯示,蜜雪冰城目前的注冊資本約為1.02億元,法定代表人為張紅甫,股東包括張紅甫、張紅超等。
據此前招股書披露,蜜雪冰城已經推出了現制茶飲連鎖品牌“蜜雪冰城”、現磨咖啡連鎖品牌“幸運咖”和現制冰淇淋連鎖品牌“極拉圖”。截至2022年3月末,其擁有2萬余家門店,在印尼、越南已分別開設了317家、249家門店。
蜜雪冰城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已經建立起252畝智能制造產業園,13萬平方米全自動化生產車間,可以實現現制飲品、現制冰淇淋核心食材的自主生產,在保證了食材穩定供給與產品品質的同時有效降低了成本。
眾所周知,蜜雪冰城夯實消費者心智的重要手段是其相較于其他現制茶飲10元以上的產品均價,僅為6元至8元的價格,而一直以來被網友們調侃的“雪王到底怎么賺錢”,也能從蜜雪冰城的經營模式中窺見一二。
招股書顯示,蜜雪冰城采用直營連鎖為引導,加盟連鎖為主體的銷售模式。截至2022年3月31日,在蜜雪冰城的加盟門店數量達到22229家,而直營門店僅有47家,總門店數量的擴大依靠吸引加盟商的形式一手拉動。
在單店加盟模式下,蜜雪冰城向加盟商提供商標,門店自負盈虧。根據協定,加盟商能且只能向蜜雪冰城購買原材料,大至食材原料,小至包裝設備,都必須按要求統一采購。
除此之外,加盟商還需繳納加盟費、培訓費和管理費等費用。這也意味著,蜜雪冰城通過壟斷加盟商對原材料的需求,在自身品牌內部“跑馬圈地”,形成了單向的銷售供應鏈,創造了一個商業意義上的“雪王國度”。
因此,蜜雪冰城的大部分收入都來源于向加盟商售賣原材料。
2019年、2020年、2021年度和2022年第一季度,蜜雪冰城來自加盟銷售的收入分別約為24.87億元、46.00億元、100.45億元和23.40億元,分別占總營收的96.97%、98.34%、97.10%%和96.18%。
隨著加盟商數量的壯大,蜜雪冰城的業績表現自然不俗。
2019年至2021年,蜜雪冰城的收入分別為25.66億元、46.80億元和103.51億元,幾乎實現翻倍增長;凈利潤分別為4.42億元、6.31億元和19.12億元。2022年前三個月,蜜雪冰城的收入為24.33億元,凈利潤3.90億元。
貝多財經發現,同為向加盟商銷售貨品及設備實現收入增長的茶百道,收入同樣大幅增長。根據茶百道招股書披露,該公司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收入分別為10.80億元、36.44億元和42.32億元。
再將目光投向已于港交所上市的奈雪的茶(02150.HK,下稱“奈雪”),其于2022年實現營收42.92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42.97億元下降0.1%,收入與同期的茶百道旗鼓相當。
2023年上半年,奈雪的扣非后凈利潤為6484.6萬元,實現扭虧為盈。
二、營銷“顯眼包”,圍繞IP搭建流量矩陣
如果說加盟模式是蜜雪冰城快速復制門店、打通全國網絡的“墊腳石”,那么創新有力的營銷則是蜜雪冰城觸達消費者的“登云梯”。
“雪王”作為蜜雪冰城的品牌IP形象于2018年正式面世,乍看之下,這個手拿冰淇淋、頭戴王冠的小雪人并無太多過人之處,但蜜雪冰城對于營銷棋局的精妙布局并不在于IP設計,而是后續圍繞自有IP展開的一系列宣傳。
四年前(2019年),“你愛我,我愛你,蜜雪冰城甜蜜蜜”的旋律風靡大街小巷。蜜雪冰城的這首品牌主題曲改編自英文民謠《哦,蘇珊娜》,利用重復式旋律和病毒式營銷推動“雪王”形象的迅速出圈。
緊抓流量風口,蜜雪冰城進一步推出中英雙語版主題曲MV,廣大網友也對此進行了二次創作。截至2023年10月11日晚,蜜雪冰城于bilibili發布的雙語版MV已獲得2124.5萬點贊數,其洗腦程度被網友戲稱為“考試禁曲”。
網絡上爆火后,“雪王”不再局限于蜜雪冰城的門頭招牌上,而是被賦予具象化、人格化的意義,徹底“活”了起來。以小紅書為例,“雪王”IP已擁有四個自身的獨立賬號,積極在評論區互動,粉絲量合計超過190萬人。
2023年8月,蜜雪冰城推出了首部IP形象動畫片《雪王駕到》,一開播便成為了網友熱議的話題,“蜜雪冰城做動畫了”的詞條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截至目前,bilibili《雪王駕到》前9集的播放量近千萬,總評分更是高達9.9分。
蜜雪冰城不僅是營銷界的“顯眼包”,也是熱點的“弄潮兒”。就在前不久,隨著李佳琦直播事件的發酵,蜜雪冰城也緊跟熱度,幽默宣稱“一杯雪王等于0.04花西子”,并參與到“國貨崛起”的熱潮中,加入了這場流量狂歡。
相較于業界頗為流行的跨界聯名營銷,充分利用自有IP對于品牌方而言更具性價比。
2019年、2020年、2021年度和2022年前三個月,蜜雪冰城的銷售費用率分別為7.43%、3.91%、3.92%和5.16%,遠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均值的18.99%、13.62%、11.66%和13.86%。
但需要指出的是,蜜雪冰城的盈利能力整體呈現下降趨勢。
報告期內,蜜雪冰城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5.95%、34.08%、31.73%和30.89%,剔除2020年起執行新收入準則,將銷售費用中的運輸費用計入營業成本的影響因素后分別為35.95%、36.67%、33.98%和32.99%。
蜜雪冰城在招股書中解釋稱,該公司的毛利率水平受行業發展狀況、產品結構、產品價格、原材料價格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若未來上述因素發生不利變化,該公司毛利率將可能下降,進而影響其盈利能力。
三、結語
雖然蜜雪冰城穩抓下沉市場的策略為其贏得了不錯的市場地位,但下沉市場的“天花板”始終有限,而隨著消費的升級和優質茶飲需求的上升,新式茶飲市場的潛力無限。
“性價比”向來不是一紙空談,主打高質低價親民化的品牌如何向上尋求增量空間,或許是“雪王”在未來市場“開疆拓土”時亟待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