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泰凌微電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泰凌微”,SH:688591)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本次上市,泰凌微的發行價為24.98元/股,發行數量為6000萬股,募資總額為14.99億元,募資凈額約13.58億元。
上市首日,泰凌微的開盤價為33.33元/股,較IPO發行價上漲33.43%,盤中一度漲至37.77元/股。截至收盤,泰凌微的股價報收32.70元/股,較發行價的漲幅為30.90%,總市值約78.48億元。
天眼查信息顯示,泰凌微成立于2010年6月,是一家以從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為主的企業。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1.8億元,法定代表人為盛文軍,股東包括國家大基金、中關村母基金、小米、王維航等。
據招股書介紹,泰凌微是一家專業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主要從事無線物聯網系統級芯片的研發、設計及銷售,產品支持包括智能零售、消費電子、智能照明、智能家居、智慧醫療、倉儲物流、音頻娛樂在內的各類消費級和商業級物聯網應用。
泰凌微在招股書中表示,該公司是專業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采用Fabless模式,致力于集成電路的設計、研發和銷售,將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等環節委托給專業的晶圓制造廠商和封裝測試廠商。
目前,泰凌微的產品已應用于漢朔、小米、羅技(Logitech)、歐之(Home Control)、涂鴉智能、朗德萬斯(Ledvance)、瑞薩(Renesas)、創維、夏普(Sharp)、松下(Panasonic)、英偉達(Nvidia)、哈曼(Harman)等多家終端品牌。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泰凌微的營收分別為4.54億元、6.45億元和6.0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9219.49萬元、9500.77萬元和4978.56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2687.61萬元、7455.22萬元和3480.48萬元。
貝多財經發現,泰凌微的收入主要由IoT芯片貢獻。報告期內,泰凌微來自IoT芯片的收入分別為4.48億元、6.34億元和5.69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8.69%、97.55%和93.38%。
另據招股書披露,泰凌微2023年上半年的營收為3.19億元,較2022 年同期的3.27億元下降2.49%;凈利潤為2861.32萬元,較2022年同期的3004.49萬元下降4.77%;扣非后凈利潤為2431.24萬元,較2022年同期的2489.09萬元下降2.32%。
同時,泰凌微預計其2023年1-9月(前三季度)營收4.5億元至4.8億元,同比增長3.29%至10.17%;凈利潤3600萬元至4400萬元,同比增長65.57%至102.36%;扣非后凈利潤2600萬元至3400萬元,同比增長15.75%至182.14%。
本次上市前,泰凌微的實際控制人為泰凌微董事長王維航,其直接持有該公司2.79%的股份;通過上海芯狄克、上海芯析間接控制泰凌微8.07%、7.16%的股份。同時,通過一致行動人關系控制該公司10.17%的股份,合計擁有和控制的泰凌微股份和表決權比例為28.19%。
除了王維航、上海芯狄克、上海芯析等外,國家大基金(SS)對泰凌微的持股比例為11.94%,華勝天成持股9.92%,中關村母基金持股5.13%,浦東新興產業投資(SS)持股3.49%,昆山開發區國投(SS)持股2.68%。
同時,小米長江持股1.58%,上海翎巖微持股1.42%,北京絲路云和持股1.34%,湖州吳興祥瑞持股1.18%,上海泰驊微、金立洵均分別持股1.15%,深圳前海盛世持股0.97%,昆山啟迪伊泰持股0.8%,宏泰控股持股0.73%,上海凌玥微持股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