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威馬汽車”或“威馬”)新增一則股權凍結信息,被凍結股權數額60億人民幣,股權被執行企業為湖北星暉新能源智能汽車有限公司,凍結期限自2023年8月11日至2026年8月10日。
天眼查App顯示,威馬汽車成立于2012年5月,前身為蘇州威馬汽車技術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60億元,法定代表人為沈暉(SHEN HUI),全資股東為蘇州威馬智慧出行科技有限公司。
而湖北星暉新能源智能汽車有限公司則成立于2017年4月,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經理為沈暉,注冊資本60億元,由威馬汽車全資持股。此次被凍結的股權,也是威馬汽車所持有該公司的全部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威馬汽車自身也曾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2023年上半年,威馬汽車因“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被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并被限制高消費。
根據案件關聯信息,被申請人威馬汽車于裁決書生效之日起5日內支付申請人彭*松2022年10月、11月工資差額合計人民幣11798.5元。同時,威馬汽車于本裁決書生效之日起5日內支付申請人彭*松2022年12月工資人民幣2266.9元。
目前,威馬汽車已經從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中移出,限制高消費令已撤銷。據時代周報記者報道,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表示,“限高令”通常被認為是企業負債較為嚴重,信用存在問題,這可能會影響威馬的后續融資。
今年7月4日,威馬汽車官方也發布聲明稱“限高令已撤銷。”同時,威馬汽車方面表示,全力開展用戶服務,依法有序清償債務,并在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出海計劃,有望于近期復工復產,恢復正常運營。
據了解,威馬汽車曾經威風凜凜,不僅拿下了完整的整車制造資質,還擁有兩個自建工廠。此前的2019年,威馬汽車還以16876輛的交付量位居造車新勢力第二,僅次于蔚來汽車的20565輛。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威馬汽車累計交付電動汽車8.35萬輛。其中,2019年至2021年,分別累計交付新車1.28萬輛、2.19萬輛和4.42萬輛,單單2021年就比2020年翻了一倍有余。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威馬汽車已建成由621家合作伙伴門店組成的銷售與服務網絡,包括中國211個城市的397個威馬體驗館(提供車輛展示而非銷售)、180個威馬用戶中心及44個威馬星創中心(提供車輛展示及銷售)。
成立至今,威馬汽車已完成了累計金額達350億元的十多輪融資,投資方既有五礦資本、中國誠通、紅塔創投等大型央企和地方政府產業基金,還有百度、騰訊等國內互聯網巨頭和諸多國際投資者。
此前招股書顯示,威馬汽車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總收入分別為17.62億元、26.72億元和47.43億元,主要是來自車輛及其部件銷售總收入。其中,2020年、2021年分別同比增長51.6%、77.5%,均實現了高速增長。
而在2022年,威馬汽車則開始扭轉直下,銷量遇冷。對此,威馬汽車掌舵人沈暉則表示,“企業不能再靠燒錢來追求銷量,長此以往,對產業發展不利。”同時,沈暉認為,整個行業需要回歸商業本質,并稱“實踐證明以虧損換銷量這條路行不通”。
此外,沈暉還表示,“裁員、降薪這些動作,對部分員工們無疑是陣痛,但我們希望以此提醒所有管理層和員工,運營一家企業,最后還是要以效率、競爭力來發展,而不是通過不斷融資來做”。
進入2023年,威馬汽車的情況并不算好轉。不過,威馬汽車正在推進“出海”,向以色列、迪拜、土耳其、東南亞等地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