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碧興物聯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碧興物聯”,SH:688671)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發行價格為36.12元/股,發行數量為1963.00萬股,募資總額約為7.09億元,募資凈額約6.23億元。
而據此前招股書披露,碧興物聯計劃募資4.13億元。其中1.92億元用于智慧生態環境大數據服務項目,1.70億元用于智慧水務大數據溯源分析服務項目,5106.20萬元用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上市首日,碧興物聯的開盤價為39.00元/股,較IPO發行價上漲7.97%,盤中一度漲至179.00元/股,對應的漲幅約為395.57%。截至收盤,碧興物聯的股價報收70.00元/股,較發行價上漲93.80%,總市值約為54.96億元。
天眼查信息顯示,碧興物聯成立于2012年1月,前稱為中興儀器(深圳)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人民幣5888.89萬元,法定代表人為何愿平,主要股東包括西藏必興、碧水源、豐圖投資等。
據招股書介紹,碧興物聯是國內較早從事環境自動監測領域開發的企業之一,為環保、水利水務、市政等具有環境監測需求的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及企業提供智慧環境監測、公共安全大數據等服務。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碧興物聯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08億元、5.73億和4.7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526.13萬元、7165.32萬元和5821.08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4141.33萬元、5205.01萬元和5366.29萬元。
招股書顯示,碧興物聯的主營業務為智慧環境監測、公共安全大數據。碧興物聯在招股書中表示,這兩者屬于不同的業務領域,不存在協同性。報告期內,該公司主營業務以智慧環境監測業務為主,公共安全大數據業務收入相對較少。
2023年第一季度,碧興物聯實現營業收入7218.35萬元,較2022年同期的6041.51萬元增長19.48%;凈利潤1390.34萬元,2022年同期為-508.30萬元;扣非后凈利潤1262.81萬元,2022年同期為-405.89萬元。
同時,碧興物聯預計其2023年上半年營收2.3億元至2.4億元,同比上升1.91%至6.34%;預計歸母凈利潤3144.04萬元至3447.33萬元,同比上升40.09%至53.60%;預計扣非后凈利潤2882.14萬元至3185.43萬元,同比上升42.62%至57.62%。
本次上市前,碧興物聯的控股股東為西藏必興,持股33.75%;實際控制人為何愿平,合計控制該公司53.78%的表決權。其中,何愿平直接持股8.27%,并通過中新匯、中新宏、中新業、中新創分別控制碧興物聯7.81%、1.52%、1.25%和1.18%的表決權。
另外,碧水源持股16.30%,豐圖匯烝10.00%,中新賢持股3.30%,趙建偉持股2.48%,呂小明、高寧東均分別持股1.70%,朱纓持股1.63%,何倩持股1.60%,梁輝持股1.00%,段煒持股0.87%,蒙軍持股0.85%,高昊天持股0.68%,陳亦力持股0.61%;
劉瑞持股0.51%,田洪勛持股0.42%,李冬燕、葛健均分別持股0.34%,易雯持股0.27%,曾紅清、程俊杰、吳蕙分別持股0.17%,潘海瑭持股0.10%,鄧虎、張杰、陳淑彬、李凱、劉穎、張滔、王淑琴、趙澤潤、高福華、邱致剛、金細波均分別持股0.08%,劉雅清持股0.05%。
目前,何愿平為碧興物聯董事長,朱纓為該公司董事、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