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行星
來源|貝多財經
2023年7月27日,Adlai Nortye Ltd.(下稱“阿諾醫藥”,杭州阿諾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上市申請材料,計劃以“ANL”為股票代碼在納斯達克上市。
貝多財經了解到,這并非阿諾醫藥首次謀求上市。此前,該公司曾于2017年1月登陸新三板,但于2018年3月退市。2021年7月,該公司改道港交所,謀求港交所主板上市,但再無后續消息。
公開信息顯示,阿諾醫藥成立于2004年9月,前稱為杭州諾泰制藥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臨床階段的全球性生物制藥公司,專注于為各類腫瘤患者開發創新癌癥療法,將癌癥轉化為慢性并最終可治愈的疾病。
目前,阿諾醫藥在中美兩地均設有研發及臨床運營中心。根據天眼查信息,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2億元,法定代表人為路楊,由阿諾醫藥(香港)有限公司全資控股,共對外投資了3家企業。
經過多年研發,阿諾醫藥已通過“聯合創新”及“自主研發”的模式打造了由六種候選藥物組成的產品管線,其中有三款藥物處于臨床階段,分別為AN2025(buparlisib)、AN0025(palupiprant)和AN4005,另三款處于臨床前階段。
其中,AN2025(buparlisib)由諾華醫藥獨家授權,已取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快速通道資格,或有期望成為治療復發性或轉移性頭頸鱗癌的同類首創藥物,正在開展全球多中心的III期臨床試驗。
同時,阿諾醫藥正在與默沙東合作,評估用來調節腫瘤微環境的小分子前列腺素EP4拮抗劑AN0025(palupiprant)。
臨床前研究方面,阿諾醫藥積累了T細胞和抗原呈遞細胞調節劑AN8025,β-連環蛋白的口服小分子降解劑AN1025和口服小分子泛KRAS抑制劑AN9025三個項目。此外,該公司預計在2024 年下半年提交AN8025的新藥臨床試驗。
目前,阿諾醫藥并無任何產品獲批進行商業銷售。招股書顯示,該公司2021年的營業收入為4572.60萬美元。而在2022年和2023年第一季度,阿諾醫藥并未取得任何營業收入。
與之對應的是,阿諾醫藥一直處于虧損狀態。2021年和2022年,該公司分別錄得經營虧損864.60萬美元和6727.00萬美元。2023年第一季度,該公司的經營虧損為1526.30萬元,相較2022年同期的1128.90萬元擴大35.20%。
阿諾醫藥在招股書中稱,其大部分虧損都與其產品研發及運營管理有關。2021年和2022年,該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4210.50萬元和5449.00萬元。2023年第一季度,阿諾醫藥的研發費用為1330.80萬元,同比49.54%。
此外,阿諾醫藥在未來還將對潛在候選藥物進行進一步探索,并對現有候選藥物進行適應癥狀的拓展。因此,其研發支出或將持續增加,也將導致虧損額度進一步擴大。
不難看出,持續“燒錢搞研發”的阿諾醫藥主要依賴融資生存。據悉,該公司在本次沖刺上市前曾斬獲四輪融資,累計募得資金2.19億美元,投資方涵蓋銳合資本、元明資本、經緯創投等多個知名機構。
其中,阿諾醫藥的D輪投資于2021年7月完成,共籌集9740萬美元。本輪融資由國投招商和泰格醫藥聯合領投,聯想之星、藥明生物等知名機構跟投,原有股東ATCG Holdings及銳合資本繼續參投。
本次上市前,阿諾醫藥CEO兼董事會主席(董事長)路楊持有該公司38.3%的股份。同時,Archer Future Limited持股17.3%,Nortye Talent Limited持股9.2%,邵琿通過ATCG Holding Limited持股7%;JIN YIN (BVI) LIMITED持股6.2%,Nortye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股6.1%,UNIQUE MARK VENTURES LIMITED?持股5.9%,PECO International持股5.1%。
此外,國投招商、經緯中國、方圓基金、元明投資、泰格醫藥、藥明生物等投資方亦是阿諾醫藥的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