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行星
來源|貝多財經
“中國醋業二當家”的上市夢又一次碎了。
近日,上交所終止了對山西紫林醋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林醋業”)的上市審核,原因是該公司主動撤回上市申請,而這距離2023年3月2日上交所受理紫林醋業的IPO申請僅過去了三個多月。
貝多財經了解到,在此次遞交招股書之前,紫林醋業已謀求上市多年,分別于2016年6月、2017年12月、2020年7月和2021年9月先后四次遞交上市申請材料,但都無疾而終。
七年間遞表五次,卻均以失敗告終,紫林醋業的上市之路為何如此坎坷?
一、食醋行業“二把手”,市場份額約3%
天眼查信息顯示,紫林醋業成立于2000年2月,法定代表人為羅建純,前身是山西紫林食品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8257.58萬元,主要股東包括羅建純、劉志紅、嘉興九鼎等。
招股書介紹,紫林醋業誕生于被稱為“中國醋都”的山西省清徐縣,是一家以微生物發酵為核心技術的食醋釀造生產企業,現有主要產品包括主要產品有“紫林”品牌的食醋系列產品、醋飲料、料酒和醬油等。
經過20余年發展,紫林醋業已成為一家成熟而領先的食醋制造企業。聚焦山西省內,“紫林”與“水塔”和“東湖”三大品牌一同被視為中國四大名醋之一的“山西老陳醋”的代表,具有較好的市場占有率和品牌影響力。
縱觀中國市場,根據中國調味品協會統計,以2019至2021年為參照,紫林醋業食醋產量規模位列行業第二名,僅次于恒順醋業(SH:600305)。除了恒順醋業、紫林醋業外,排在前方的還有海天味業(SH:603288)、水塔醋業等。
當前,食醋行業的品牌集中度并不高,區域性、作坊式的企業仍占大多數。據相關行業研究報告,全國生產食醋的企業達6000余家,專業生產的有 3000多家,其中,品牌企業產量僅占30%,剩余的70%則被作坊式小企業占據。
即便是2001年就登陸滬市,穩坐行業第一寶座的恒順醋業,以2021年食醋收入估算,其市場占有率僅為10%左右,作為行業產量第二的紫林醋業的市場份額也僅為3%左右。
但據貝多財經觀察,各路調味品生產商對食醋這條賽道覬覦已久,經過對存量市場上低質量、低效率企業的傾軋和整合,如今的食醋制造市場,早已不再是食醋制造商們的天下。
2014年,調味品企業海天味業單獨成立海天醋業集團,并于2017年收購丹和醋業,在食醋領域闖出一番天地的野心昭然若揭。而2019年,同為調味品生產商的千禾味業(SH:603027)完成了對恒康醬醋的收購,進一步加碼食醋行業。
紫林醋業現階段的處境,可謂是“前有狼后有虎”。
二、產能利用率未飽和,仍要募資擴產
據招股書披露,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即“報告期”),紫林醋業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47億元、6.20億元、6.20億元和3.03億元,整體保持增長態勢,其中2022年和2021年基本持平。
對比來看,恒順醋業2022年的年報數據顯示,該公司2022年年內的營收為21.39億元,其中,食醋系列的收入為12.84億元,單品類的營收就已經相當于兩個紫林醋業。
貝多財經發現,來自食醋的收入不出意外地占據了紫林醋業總收入的絕大部分,分別為5.17億元、5.77億元、5.66億元和2.73億元,占該公司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94.69%、93.27%、91.45%和90.54%。
對于食醋制造生產的重視與堅守,亦體現在紫林醋業本輪的募資計劃中。本次沖刺上市,該公司擬募資約5.74億元,并計劃將其中的3.55億元用于釀造食醋生產線建設項目,占其總募資金額的60.69%。
重要性固然不容忽視,但紫林醋業的擴產計劃當真如此迫在眉睫嗎?報告期內,該公司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7.44%、82.88%、82.22%和71.05%,不僅尚未飽和,還處于逐漸下降的態勢。
紫林醋業在招股書中解釋稱,2020年,由于該公司新增部分固態發酵設施設備投入使用,產能尚未完全釋放,產能利用率有所下降。而2022年的產能利用率下降,主要是疫情防控帶來的長途物流交通受限導致。
三、凈利潤走低,依賴傳統經銷商模式
近年來,紫林醋業的盈利能力也難言“及格”。
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紫林醋業分別錄得凈利潤1.04億元、1.01億元、9115.76萬元和4039.31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則分別為9613.75萬元、1.03億元、8283.03萬元和3773.10萬元。
不難看出,紫林醋業的利潤有所下滑。具體來看,紫林醋業2021年的凈利潤較2020年同期減少992.19萬元,降幅為9.82%;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則減少2002.95萬元,降幅則為19.47%。
對于2021年內經營業績的下滑,紫林醋業將導致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歸咎于“社區團購等無序競爭的影響”,也就是巨額補貼下,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進行“低價傾銷”。
由于調味品行業同質化嚴重、難以形成差異化競爭的局限性,比起自營,食醋制造商更愿意打出“保守牌”,與經銷商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紫林醋業亦如是。報告期內,經銷商的貢獻比例分別為95.00%、95.03%、94.37%和93.64%。
不過,隨著新零售形式的興起,越來越多的食醋品牌開始重視線上渠道的規劃布局,通過各類營銷手段增加曝光度。其中,恒順醋業推出了“醋味雪糕”“輕醋果味氣泡水”等產品,試圖通過“跨界”吸引更多的潛在客戶入局。
面對群雄逐鹿的食醋市場中,紫林醋業想要突出重圍,就勢必要順應時代發展,在多渠道布局的同時提升產品創新能力,形成更為深厚的核心競爭力,才有望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